铜陵市所辖郊区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灰河乡、普济圩社区;枞阳县的官埠桥镇、会宫镇、横埠镇、义津镇、枞阳镇、藕山镇、汤沟镇、钱桥镇、麒麟镇、浮山镇、白柳镇、项铺镇、金社镇、雨坛镇,共计2个县(区)19个乡镇(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4′25″~117°44′43″,北纬30°37′40″~31°05′31″
暂缺
枞阳媒鸭体长60厘米左右,羽毛青白夹杂,嘴短尾长,脚小掌红。肉质细嫩,含水量少,皮下脂肪少,有光泽;肌肉色泽鲜红,肌内丰富,纹理明显。
2018年3月,枞阳媒鸭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 中文名
- 枞阳媒鸭
- 外文名
- Zongyang medium duck
- 产地名称
- 安徽枞阳县
- 品质特点
- 肉质细嫩,含水量少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2018年第31号
- 批准时间
- 2018年3月8日
枞阳媒鸭产品特点
枞阳媒鸭公鸭:胫、蹼桔红色,喙前端为桔黄,后部为棕灰色,喙豆灰褐色或黑色,爪黑色。头椭圆形,颈粗短,喙豆、爪黑色,虹膜棕色。母鸭:胫、蹼桔红色,喙前端为浅橘黄色,后部呈棕褐色,喙豆灰褐色或黑色,爪黑色。头椭圆形,颈细长,喙豆、爪黑色,虹膜棕色。鸭肉:肉质细嫩,含水量少,皮下脂肪少,有光泽;肌肉色泽鲜红,肌内丰富,纹理明显。
枞阳媒鸭历史渊源
元末明初时,枞阳媒鸭已有养殖。当地渔民为了网捕更多的野生水禽,利用驯养的野鸭为诱饵吸引猎物,而这种作为“媒介”的野鸭经过长期驯化,种群逐代扩大,形成了媒鸭独特的家禽资源,成为“媒鸭”名字的由来。
枞阳媒鸭产地环境
枞阳媒鸭地理条件
枞阳媒鸭产区介于东经117°05'-118°04'和北纬31°01'-33°20'之间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多样,既有低山丘陵,又有冲积平原和沿江洲圩。最高海拔674.9米,最低海拔13米。
枞阳媒鸭气候条件
枞阳媒鸭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年平均气温为14.7℃,最低气温为-23.3℃,最高气温为40℃。年降雨量平均为896.3毫米,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06.7小时,无霜期年平均为212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1日,平均终霜日为4月2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06.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风速历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最大月平均风速为4.2米/秒,最小风速为2.9米/秒。风力平均风力为2级,最大风力为7级。
枞阳媒鸭水源土质
枞阳媒鸭产区内河流和湖泊众多,水面广阔,水资源丰富。湖荡河
沟及草滩中,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种类繁多,如艾草(其种子即蒿米,可作为人类粮食)、红萍、菱、莲、芡实等,沼泽中大量的鱼、虾、蟹、螺、蚌及各种昆虫类及品种繁多的浮游生物,为媒鸭生长繁衍提供了栖息环境和天然饲料。
枞阳媒鸭产区内土壤类型多样,主要有水稻土类、潮土类、红壤土类、黄褐土、紫色土类、石灰土类、草甸土类、砂疆黑土、棕壤土和黄棕壤土等,其中以水稻土类和潮土面积较大。紫色土、石灰土和黄褐土等面积较小,且分布零散。
枞阳媒鸭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枞阳媒鸭合作社养殖规模40万只,年上市媒鸭超过100万只。外销媒鸭100万只,年饲养在300万只左右。腌制鸭蛋6000万枚以上,枞阳媒鸭产业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
枞阳媒鸭产品荣誉
2017年8月,枞阳媒鸭获评省十佳地理标志商标。
2018年3月,枞阳媒鸭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
枞阳媒鸭地理标志
枞阳媒鸭地域保护范围
枞阳媒鸭质量技术要求
产地条件
气候温和湿润,湖泊、塘堰等自然资源丰富,水生动植物繁茂。
饲养管理
养殖方式:采取半圈养半散养方式进行饲养。
饲料条件:以全价饲料、玉米谷物粗粮为主,其他杂粮及蔬菜,野外水生动植物均可转化为饲料。
饲养管理要求:
雏鸭:雏鸭出壳后24小时开饮,8日龄后脱温转到地面平养,调教下水,适当饲喂青菜叶或青草,切碎撒到舍外运动场自由采食。
150日龄:枞阳媒鸭育成期适用于野外饲养,以玉米、谷物等粗饲料为主,其他杂粮,水草鱼虾等为辅。
环境、安全要求: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
屠宰加工
屠宰:150日龄左右媒鸭,体重就可以达到1000克以上,即可屠宰上市。
加工工艺流程:屠宰—脱毛—剖腹—整理内脏—清洗胴体—分割胴体—包装—速冻。
理化指标
屠宰率:85%-91%
皮脂率:8%-16%
瘦肉率:27%-34%
枞阳媒鸭专用标志使用
枞阳媒鸭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枞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枞阳媒鸭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