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香菇

平泉县利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河北

– 产地市县: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447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菇质紧实、菇盖厚、不易开伞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517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12月24日
产品介绍

平泉县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的灵山秀水之间,据1979年民俗调查,平泉县农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香菇,进行分离驯化,为平泉香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平泉县香菇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03年,县委、县政府借助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县食用菌办公室,完善了县、乡、村食用菌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平泉县有关部门曾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杂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场平泉专刊》,2000年在平泉召开首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同时极大地宣传了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现在,种植香菇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等称号。

生态环境

平泉香菇地域保护范围位于燕山山脉,年平均气温7.3℃,≥10℃的积温为3000~3200℃,年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35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貌复杂,高山丘陵交错起伏,川谷纵横,形成许多小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寒冷期长,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香菇等变温结实的菌类生长。平泉县水资源丰富。境内5条主河都属源流,其中瀑河、青龙河、老牛河属滦河流域;大凌河、老哈河属辽河流域,统称辽河以南。县内流径短,无客水流入,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因无客水流入,所以水质呈中性,适合香菇生长的酸碱度要求。生产用水主要为该流域的的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香菇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地域范围

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平泉县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00″~119°15′00″,北纬40°24′00″~40°40′00″,以平泉县域边界为准。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000亩,年产量5500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品质:平泉香菇要求外表含水量低、菇香味浓;菌盖表面呈灰白色至浅褐色、花纹明显或表面光滑、菇质紧实、菇盖厚、柄短、不易开伞、保鲜期长;平泉香菇干品用清水作浸泡试验,吸水膨胀后,香菇变软又保持较好的韧性,水质清澈、不破碎、不粘糊。
2. 内在品质:“平泉香菇”和普通香菇产品于2010年9月17日经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平泉香菇中的谷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粗纤维、磷明显高于普通香菇;天门冬氨酸等15种氨基酸、维生素B1. 维生素B2 、铁均高于普通香菇。
3. 质量安全要求:
①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棚、袋面、工具、器具消毒。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出菇场所。
②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过28℃,并加强通风。
③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
④培养料配制时,按比例添加麦麸、石膏等营养物,不宜过量。
⑤对污染的菌袋,采用分开管理措施。污染较轻的可采用石灰水局部注射处理,禁止使用农药;同时,加强菇棚温度、湿度及通风管理。对污染严重的菌袋。采用掩埋或发酵后生产草腐菌等方式处理。
⑥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杜绝虫源。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
⑦出菇以后使用生物制剂或采用黑光灯、黄板、防虫网、灭蝇灯等相结合的办法诱杀除虫。
产品质量符合《NY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生产方式

1. 栽培季节:根据平泉香菇地域保护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选择在3月~4月播种,9月~11月和次年的4~6月收获。或者选择在9~10月播种,次年4~10月收获。
2. 栽培模式:平泉香菇生产主要以架式香菇和地栽香菇两种模式进行。其中,架式香菇主要用于花香菇的生产,地栽香菇主要用于光面香菇的生产。架式香菇出菇时不脱袋,保水性好;架式菇棚建造成本低,易于通风和湿度管理,便于花香菇的生产。架式香菇使用积温期长的菌种,使培养基的营养充分转化,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地栽香菇借助地温低和土壤保湿的特点,在夏秋季反季节出菇;经通风和喷水协调管理,菇体表面干燥,贮藏期长,适合出口。
3. 管理技术:架式香菇出菇时采用割袋出菇管理方式。当菇蕾长至0.5cm~1cm时用刀片割袋,割成“人”字形状。让菇蕾自行从割口处长出,为便于提高菇质,每袋留6~8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催花期保持菇棚内温度8℃~16℃,提高昼夜温差10℃以上,调节空气相对湿度50%~70%,菇蕾长至2cm时加大通风量,将棚膜两头打开通风,做到白天揭膜,夜晚盖膜,促使花菇形成。同时,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可有效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地栽香菇菌棒入出菇棚前,棚内地面和选用的覆土曝晒2~3天,然后再用石灰撒施畦面。菌丝发满菌袋后转色一半时下地管理。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菌棒脱袋排列在畦内,用准备好的沙泥土填满菌袋间的缝隙,使菌棒露出1/4左右,然后浇透水。菇棚用水提前从井内抽到蓄水池内,同时采用黑塑料管送水,以防青苔形成;采用微喷技术控制喷水量。菇棚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白天菇棚内温度控制在10℃~25℃,拉开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90%。菇棚内采用黄板诱杀技术控制病虫害。当菇蕾长至0.5cm~1cm时,要每袋留8~10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待子实体长至5-6分熟及时采收。

包装规范

平泉县地域范围内的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平泉香菇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平泉香菇,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泉香菇”以营养丰富,具有菇质紧实、菇盖厚、柄短、不易开伞的独特外在品质;菌盖表面呈灰白色至浅褐色,表面光滑或花纹明显;外表含水量低;口味纯正、清香、有韧性而著称。平泉香菇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 、铁、磷、粗纤维等均高于普通香菇。其中,谷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粗纤维、磷均比普通香菇高。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平泉香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中文名
平泉香菇
产地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
品质特点
菇质紧实、菇盖厚、不易开伞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517号
批准时间
2010年12月24日

平泉香菇产品特点

平泉香菇外在品质

平泉香菇要求外表含水量低、菇香味浓;菌盖表面呈灰白色至浅褐色、花纹明显或表面光滑、菇质紧实、菇盖厚、柄短、不易开伞、保鲜期长;平泉香菇干品用清水作浸泡试验,吸水膨胀后,香菇变软又保持较好的韧性,水质清澈、不破碎、不粘糊。

平泉香菇平泉香菇

平泉香菇内在品质

平泉香菇和普通香菇产品于2010年9月17日经品质检测,结果表明:平泉香菇中的谷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粗纤维、磷明显高于普通香菇;天门冬氨酸等15种氨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均高于普通香菇。检测结果见下表。
平泉香菇与普通香菇内在品质检测结果对比表
序号
检测项目
平泉香菇检测结果
(克/100克)
普通香菇检测结果
(克/100克)
二者检测差值
平泉香菇比普通香菇
1 天门冬氨酸
0.20
0.15
0.05
高于
2 苏氨酸
0.12
0.08
0.04
高于
3
丝氨酸
0.12
0.09
0.03
高于
4 谷氨酸
0.58
0.47
0.11
明显高于
5
脯氨酸
0.09
0.07
0.02
高于
6
甘氨酸
0.10
0.08
0.02
高于
7
丙氨酸
0.14
0.09
0.05
高于
8
胱氨酸
0.02
0.01
0.01
高于
9
缬氨酸
0.31
0.08
0.23
高于
10
异亮氨酸
0.10
0.08
0.02
高于
11
亮氨酸
0.19
0.13
0.06
高于
12
酪氨酸
0.04
0.03
0.01
高于
13
苯丙氨酸
0.13
0.09
0.04
高于
14
赖氨酸
0.15
0.09
0.06
高于
15
组氨酸
0.05
0.03
0.02
高于
16
精氨酸
0.10
0.08
0.02
高于
17
氨基酸总量
2.25
1.66
0.59
明显高于
18
蛋白质
3.86
2.52
1.34
明显高于
19
粗纤维
5.1
2.8
2.3
明显高于
20
维生素B1 毫克/100克
0.056
<0.0022
0.0538
高于
21
维生素B2 毫克/100克
0.29
0.22
0.07
高于

平泉香菇产地环境

平泉香菇土壤地貌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平泉香菇地域保护范围位于燕山山脉,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亚高山草甸土4类,适宜发展农牧业和林业。

平泉香菇气候情况

平泉市年平均气温7.3℃,≥10℃的积温为3000—3200℃,年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35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晴天时间较多,气候干燥,相对南方低温时间较多,香菇生长缓慢,菇质硬实,非常适合变温结实的香菇栽培,特别是生产与南方反季的香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由于地貌复杂,高山丘陵交错起伏,川谷纵横,形成许多小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寒冷期长,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适合香菇等变温结实的菌类生长。

平泉香菇水文情况

平泉市水资源丰富。境内5条主河都属源流,其中瀑河、青龙河、老牛河属滦河流域;大凌河、老哈河属辽河流域,统称辽河以南。河流多为上游河道,河床坡度较陡,流速较大,地下水源较丰富。丰富的地下水的含水层普遍在沙砾层中,透水性强,水力坡度3‰,透水系数160米/昼夜。境内流径短,无客水流入,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因无客水流入,所以水质呈中性,适合香菇生长的酸碱度要求。生产用水主要为该流域的的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香菇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平泉香菇林地资源

平泉有丰富的适合“平泉香菇”生产的柞树、桦树、榛柴等硬杂阔叶树种原料资源,全县有265万亩林地,林木蓄积量330万立方米,而且随着返耕还林和荒山治理的开展,林木蓄积量在大量增加。全县有100多个木材加工厂,年产各种木屑近万吨,每年还有近5000吨阔叶树枝条下树,可供加工利用。每年有上万吨玉米芯,23万吨玉米秸、杂草等等副产品。随着生态环境的建设,每年新增8万亩刺槐林,每三年轮换平茬一次,其枝叶是香菇的良好培养基。这为香菇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
平泉香菇平泉香菇

平泉香菇历史渊源

平泉自古就是香菇的主产地,《雍正年八沟厅备志》就有“蔬之属,松、蕨、芥皆有之,其著者,则有蘑菇,营盘蘑最鲜美,以屯营之地粪壤肥沃故也。”
清幕府志曾有“沙头蘑菇一寸厚,雨过牛童提满筐”之记载。
平泉市规模化种植香菇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1979年民俗调查,平泉农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香菇,进行分离驯化,为平泉香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0年,在平泉召开首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宣传平泉市食用菌产业。
2003年,平泉借助机构改革,成立了食用菌办公室,完善了县、乡、村食用菌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平泉有关部门曾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杂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场平泉专刊》。
平泉市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科研所、食用菌研究会、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4家,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引进新品种10多个,研发、推广新技术20多项,如反季滑子菇栽培、废料再利用开发草腐菌、香菇免割保水膜、无害化防控技术等新技术10余项,提高了菌业科技含量。

平泉香菇生产情况

2008年,平泉香菇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万亩,年产量5.5万吨。
2010年,平泉共完成食用菌2.1亿盘袋,其中架式香菇2500万袋,地栽香菇7500万袋,建立种植园区150多个,总面积6500余亩,标准化园区面积3万余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86%,销售香菇4.83万吨。
2016年,平泉县有11家香菇出口企业,出口基地备案面积超过1万亩,以保鲜、速冻、盐渍为主的香菇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2000多万美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
2017年,平泉市食用菌生产总规模达6亿袋,产量56万吨,产值58亿元。

平泉香菇产品荣誉

平泉市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等称号。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平泉香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6年,平泉县在中国食用菌行业秋季博览会上,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香菇出口优秀基地县”称号。
2017年,平泉香菇登上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榜,并位列农业部等九部门于12月6日公布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一批)名单榜中第三。
2018年,在2017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平泉香菇”的品牌价值评估为13.36亿元人民币。
2019年11月,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平泉香菇平泉香菇

平泉香菇地理标志

平泉香菇地域保护范围

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平泉市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00″—119°15′00″,北纬40°24′00″—40°40′00″,以平泉市域边界为准。

平泉香菇质量技术要求

(1)栽培季节:根据平泉香菇地域保护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选择在3月—4月播种,9月—11月和次年的4—6月收获。或者选择在9—10月播种,次年4—10月收获。
(2)栽培模式:平泉香菇生产主要以架式香菇和地栽香菇两种模式进行。其中,架式香菇主要用于花香菇的生产,地栽香菇主要用于光面香菇的生产。
架式香菇出菇时不脱袋,保水性好;架式菇棚建造成本低,易于通风和湿度管理,便于花香菇的生产。架式香菇使用积温期长的菌种,使培养基的营养充分转化,提高了香菇的品质。地栽香菇借助地温低和土壤保湿的特点,在夏秋季反季节出菇;经通风和喷水协调管理,菇体表面干燥,贮藏期长,适合出口。平泉香菇
平泉香菇(5张)

(3)管理技术:架式香菇出菇时采用割袋出菇管理方式。当菇蕾长至0.5厘米—1厘米时用刀片割袋,割成“人”字形状。让菇蕾自行从割口处长出,为便于提高菇质,每袋留6—8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催花期保持菇棚内温度8—16℃,提高昼夜温差10℃以上,调节空气相对湿度50—70%,菇蕾长至2厘米时加大通风量,将棚膜两头打开通风,做到白天揭膜,夜晚盖膜,促使花菇形成。同时,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可有效增加花菇白度,提高花菇等级。地栽香菇菌棒入出菇棚前,棚内地面和选用的覆土曝晒2—3天,然后再用石灰撒施畦面。菌丝发满菌袋后转色一半时下地管理。选择晴朗的天气将菌棒脱袋排列在畦内,用准备好的沙泥土填满菌袋间的缝隙,使菌棒露出1/4左右,然后浇透水。菇棚用水提前从井内抽到蓄水池内,同时采用黑塑料管送水,以防青苔形成;采用微喷技术控制喷水量。菇棚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白天菇棚内温度控制在10—25℃,拉开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90%。菇棚内采用黄板诱杀技术控制病虫害。当菇蕾长至0.5—1厘米时,要每袋留8—10朵菇形好、距离均匀、大小一致的菇蕾。待子实体长至5—6分熟及时采收。

平泉香菇专用标志使用

平泉市地域范围内的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泉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平泉香菇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