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滑子菇

平泉县兴科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河北

– 产地市县: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869
– 地标认证时间:2012
– 品质特点:菇形圆整、颜色黄白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2年08月03日
产品介绍

平泉县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承德的灵山秀水之间,据1979年民俗调查,平泉县农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滑子菇,进行分离驯化,为平泉滑子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平泉县滑子菇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03年,县委、县政府借助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县食用菌办公室,完善了县、乡、村食用菌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平泉县有关部门曾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杂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场平泉专刊》,2000年在平泉召开首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同时极大地宣传了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现在,种植滑子菇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和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等称号。

生态环境

平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位于燕山山脉,年平均气温7.3℃,≥10℃的积温为3000~3200℃,年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35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貌复杂,高山丘陵交错起伏,川谷纵横,形成许多小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寒冷期长,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滑子菇等变温结实的菌类生长。平泉县水资源丰富。境内5条主河都属源流,其中瀑河、青龙河、老牛河属滦河流域;大凌河、老哈河属辽河流域,统称辽河以南。县内流径短,无客水流入,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因无客水流入,所以水质呈中性,适合滑子菇生长的酸碱度要求。生产用水主要为该流域的的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滑子菇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地域范围

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平泉县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位置位于东经118°21′至119°15′,北纬40°24′至40°40′,以平泉县域边界为准。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000亩,年产量10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平泉滑子菇子实体组织致密、个体较大,菇形圆整、颜色黄白,粘液层薄、不易开伞;菇柄较长,少有鳞片,具有特殊的清香味。
2. 内在品质:平泉滑子菇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滑子菇比较,平泉滑子菇中的天门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维生素B2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滑子菇;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脂肪、磷均高于普通滑子菇。
3. 质量安全要求:3.1. 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棚、袋面、工具、器具消毒。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出菇场所。3.2. 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过28℃,并加强通风。3.3. 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3.4. 培养料配制时,按比例添加麦麸、石膏等营养物,不宜过量。3.5. 对污染的菌袋,采用分开管理措施。污染较轻的可采用石灰水局部注射处理,禁止使用农药;同时,加强菇棚温度、湿度及通风管理。对污染严重的菌袋。采用掩埋或发酵后生产草腐菌等方式处理。3.6. 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杜绝虫源。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3.7. 出菇以后使用生物制剂或采用黑光灯、黄板、防虫网、灭蝇灯等相结合的办法诱杀除虫。产品质量符合《NY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生产方式

1. 栽培季节:根据平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正季栽培选择在2月~3月播种,8月~10月出菇;反季栽培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播种,次年4~11月出菇。
2. 栽培模式:平泉滑子菇生产主要以架式立体出菇和地摆式出菇两种栽培模式进行。
正季架式滑子菇有盘栽和袋栽两种,空间利用率高,出菇期短,产量集中,鲜品市场价格受市场制约较大。架式菇棚建造成本低,易于通风和湿度管理。反季滑子菇发菌季节为冬、春季节,使用暧棚发菌,在春、夏、秋反季节出菇,填补市场空白,出菇时间长,价格相对较高。
3. 管理技术:正季滑子菇不论盘栽还是袋栽,出菇时采用划盘或割袋出菇管理方式。将盘或袋顶部塑料去掉2/3,24小时后进行喷水管理,使菌袋湿度在7~10天内达到70%~75%,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保持菇棚内温度12~18℃,加大棚内通风换气。同时,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菇蕾形成,提高滑子菇产量和质量。反季滑子菇菌棒里的菌丝发满以后,要后熟30~40天,再进行出菇管理,棚内菌袋要分散码“井”字垛,层高10袋以下,袋两头塑料割掉,采用自动微喷上水,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菇棚用水提前从井内抽到蓄水池内,同时采用黑塑料管送水,以防青苔形成。菇棚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保持菇棚内温度在12℃~18℃,袋内培养料湿度达到70%~75%,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菇棚内采用黄板诱杀技术控制病虫害。当子实体长至6-7分熟及时采收。

包装规范

平泉县地域范围内的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平泉滑子菇,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位于燕山山脉,年平均气温7.3℃,≥10℃的积温为3000-3200℃,年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35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滑子菇等变温结实的菌类生长。平泉滑子菇子实体组织致密、个体较大,菇形圆整、颜色黄白,粘液层薄、不易开伞;菇柄较长,少有鳞片,具有特殊的清香味。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平泉滑子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平泉滑子菇
产地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
品质特点
菇形圆整、颜色黄白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批准时间
2012年08月03日

平泉滑子菇产品特点

平泉滑子菇品质特性

平泉滑子菇子实体组织致密、个体较大,菇形圆整、颜色黄白,粘液层薄、不易开伞;菇柄较长,少有鳞片,具有特殊的清香味。

平泉滑子菇营养价值

平泉滑子菇不仅适口性好,而且营养丰富。检测结果表明:与普通滑子菇比较,平泉滑子菇中的天门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氨基酸总量、蛋白质、维生素B2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滑子菇;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脂肪、磷均高于普通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产地环境

平泉滑子菇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位于燕山山脉,年平均气温7.3℃,≥10℃的积温为3000-3200℃,年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35天,属大陆性季风气候。由于地貌复杂,高山丘陵交错起伏,川谷纵横,形成许多小气候区。总的特点是:寒冷期长,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适合滑子菇等变温结实的菌类生长。

平泉县水资源丰富。境内5条主河都属源流,其中瀑河、青龙河、老牛河属滦河流域;大凌河、老哈河属辽河流域,统称辽河以南。县内流径短,无客水流入,支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因无客水流入,所以水质呈中性,适合滑子菇生长的酸碱度要求。生产用水主要为该流域的的地下水,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滑子菇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平泉滑子菇历史渊源

据1979年民俗调查,平泉县农科所的梁希才采集了第一株野生滑子菇,进行分离驯化,为平泉滑子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平泉县滑子菇产业发展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平泉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等称号。
2003年,平泉县委、县政府借助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县食用菌办公室,完善了县、乡、村食用菌协会及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平泉县有关部门曾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食用菌市场杂志社出版了《食用菌市场平泉专刊》。
2000年,在平泉召开首届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大会。

平泉滑子菇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生产情况

2012年,平泉县滑子菇地理保护面积62万亩,生产面积15000亩,年产量10万吨。

平泉滑子菇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平泉滑子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平泉滑子菇平泉滑子菇

平泉滑子菇地理标志

平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

平泉滑子菇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平泉县卧龙镇、平泉镇、杨树岭镇、台头山乡、松树台乡、榆树林子镇、茅兰沟乡、平房乡、黄土梁子镇、北五十家子镇、柳溪乡、七家岱乡、七沟镇、王土房乡、党坝镇、郭杖子乡、小寺沟镇、南五十家子镇、道虎沟乡19个乡镇29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21′00″-119°15′00″,北纬40°24′00″-40°40′00″。

平泉滑子菇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一)栽培季节
根据平泉滑子菇地域保护范围的气候特点,一般正季栽培选择在2月-3月播种,8月-10月出菇;反季栽培选择在10月下旬-11月下旬播种,次年4-11月出菇。
(二)栽培模式
平泉滑子菇生产主要以架式立体出菇和地摆式出菇两种栽培模式进行。
正季架式滑子菇有盘栽和袋栽两种,空间利用率高,出菇期短,产量集中,鲜品市场价格受市场制约较大。架式菇棚建造成本低,易于通风和湿度管理。
反季滑子菇发菌季节为冬、春季节,使用暧棚发菌,在春、夏、秋反季节出菇,填补市场空白,出菇时间长,价格相对较高。
(三)管理技术
正季滑子菇不论盘栽还是袋栽,出菇时采用划盘或割袋出菇管理方式。将盘或袋顶部塑料去掉2/3,24小时后进行喷水管理,使菌袋湿度在7-10天内达到70%-75%,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保持菇棚内温度12-18℃,加大棚内通风换气。同时,提高棚内散射光刺激菇蕾形成,提高滑子菇产量和质量。
反季滑子菇菌棒里的菌丝发满以后,要后熟30-40天,再进行出菇管理,棚内菌袋要分散码“井”字垛,层高10袋以下,袋两头塑料割掉,采用自动微喷上水,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菇棚用水提前从井内抽到蓄水池内,同时采用黑塑料管送水,以防青苔形成。菇棚采用遮阳网遮光、降温,保持菇棚内温度在12℃-18℃,袋内培养料湿度达到70%-75%,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有充足的氧气,调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菇棚内采用黄板诱杀技术控制病虫害。当子实体长至6-7分熟及时采收。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切实搞好环境卫生,作好菇棚、袋面、工具、器具消毒。菇根、烂菇及废料要及时清除,并远离出菇场所。
2、严防培养料带菌,必须做到灭菌彻底和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时必须在低温、无菌条件下进行。发菌时适温培养,最高不超过28℃,并加强通风。
3、菌种使用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适龄良种。凡退化种、老化种、杂菌污染种均应淘汰。
4、培养料配制时,按比例添加麦麸、石膏等营养物,不宜过量。
5、对污染的菌袋,采用分开管理措施。污染较轻的可采用石灰水局部注射处理,禁止使用农药;同时,加强菇棚温度、湿度及通风管理。对污染严重的菌袋。采用掩埋或发酵后生产草腐菌等方式处理。
6、菇棚门窗安装防虫网,防止成虫飞入,杜绝虫源。菇棚内经常撒石灰粉,以灭菌杀虫。
7、出菇以后使用生物制剂或采用黑光灯、黄板、防虫网、灭蝇灯等相结合的办法诱杀除虫。
产品质量符合《NY 5095-2006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要求。
  • 标志使用规定
平泉县地域范围内的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平泉滑子菇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