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春毫

原产地安徽
庐江县茶叶协会

- 产地市县:安徽省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粮食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085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泽绿润隐翠;汤色嫩绿明亮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7年4月20日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茶产区主要分布在汤池、柯坦、万山等16个镇的低山丘陵地区,少量分布在山地榜田,土壤为黄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应,成土母质为中性结晶岩类和泥质岩类为主,通透性好,适种性广。土壤有机质含量≥1.2~2.2%,全氮含量>5~15%,有效磷含量6~10mg/kg左右,速效钾含量60~100mg/kg,pH值5.0~5.5,有效养份丰富,适宜庐江白云春毫茶的种植。
2、水源、水质情况:庐江境内河流密集,东挟黄陂湖、白湖,东北襟巢湖,水域总面积25780 hm2,蓄水总量9.08亿m³以上,拥有虎洞、果园山、金汤湖水库,山区水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异。还能引巢湖水、引西河水、引龙河口水库水经舒庐干渠入境。庐江白云春毫茶生产灌溉用水来源于以上水系,其符合农业部公布的《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中绿色食品生产关于农田灌溉水质的要求。
3. 气候情况:庐江县西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009.2mm,年日照总时数1760.1h,年无霜期253d,常年相对湿度79%。
4、生态环境、大气情况:庐江白云春毫茶种植区地处大别山余脉,境内生态环境优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种植园区远离工矿区和铁路、公路干线,没有污染源。种植区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符合农业部公布的《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中绿色食品生产关于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

地域范围

庐江白云春毫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安徽省庐江县行政区域内汤池镇的三冲村、果树村、马槽村、大塘村、百花村、金冲村、石桥村;万山镇的长冲村、水关村、廿埠村、三十埠村、长岗村;柯坦镇的分水村、虎洞村、蒲岗村、葛庙村、柯坦社区;龙桥镇的安定村、凌安村、新建村、夹板村、盆形村;矾山镇的古塘村、新中村、刘墩村、徐榜村、钟山社区;冶父山镇的大岗村、铺岗村、魏岗村;泥河镇的月形村、盔头村;乐桥镇的詹店村;罗河镇的吉桥村;白湖镇的胡榜村;盛桥镇的牌楼村;庐城镇的马店村;白山镇的五爱村;金牛镇的金牛村;郭河镇的三畈村;石头镇的芮岗村等村的丘陵岗地及低山。分布地域坐标为:东经117°01′12″~117°33′18″,北纬30°58′06″~31°33′17″。地域保护总面积:10000hm2,年产量330t。

品质特性

1. 感官品质特征: 干茶外形紧直挺秀微扁呈燕尾形,色泽绿润隐翠;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显兰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黄绿明亮。其典型品质特征“形似燕尾、清香带兰”。
2. 内在品质指标: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3. 质量安全指标: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4. 产品包装和贮存运输: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生产方式

1. 茶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庐江白云春毫茶生产种植严格按照合肥市地方标准《茶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DB3401/T79)中的要求执行。
2. 制作技术规范
庐江白云春毫茶制作分鲜叶摊青、分级、杀青、摊放冷却、炒压做形、摊放、初烘、复烘、足烘、拣剔、包装等工序。白云春毫独特的制作工艺是炒压做形、既炒又烘。
2.1 鲜叶摊青和分级 鲜叶摊青,一般的用竹垫,让鲜叶不落地摊放;有条件的可以用不锈钢丝网做成筐上架,这样可以节约场地。摊青使部分水份挥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摊青厚度一般在30毫米左右,时间6-12小时,其间要轻翻1-2次,待鲜叶减重15%—20%,含水率70%左右即可杀青。为了使庐江白云春毫茶制成品更加匀整,鲜叶在摊青过程中,要使用分级筛分级,分出1芽1叶初展、1芽1叶开展、1芽2叶初展、1芽2叶开展四个等级,分别付制。鲜叶摊青是名茶制作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是形成茶叶品质作一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准备,发挥鲜叶的最大潜能。
2.2 杀青分手工杀青和滚筒杀青:杀青的目的主要是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180~220℃之间,每锅投叶量250克左右。先以抓闷炒为主,让鲜叶温度迅速上升,当清香透发时改用搭、抖、捺的手法进行初步造型。杀青时间6~8分钟。滚筒杀青:目前我县名茶杀青主要以80滚筒杀青为主,杀青时严格控制杀青时间,一般在90―15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80秒,一般滚筒内空气温度应为100-120℃,操作时,注意筒温和投叶量的调控,使之相互匹配。杀青时间依据鲜叶老嫩及含水率的不同作相应调整。总之杀青叶最终达到:杀青均匀,叶色暗绿,叶质柔软,用手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嫩茎不易折断,且有清香,无红梗。
2.3摊放冷却又称回潮,杀青叶下机后,要用风扇快速冷却,以及时散发热量和水蒸汽,是庐江白云春毫茶色泽绿润隐翠,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的一个关键环节,再放于阴凉处进行薄摊回潮,历时约40~60分钟。待叶芽顶部回软后,筛去茶末、簸去碎片。
2.4炒压做形 炒压做形是庐江白云春毫茶成形的关键工序。手工炒压做形:锅温90~80℃,时间15~20分钟。前期以炒压做形为主,中后期结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直、扁、平的扁平状。待炒至六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即可起锅。机械炒压做形:目前我县炒压做形主要是用多功能理条机进行。炒压做形刚开始时温度要偏高,一般以100-110℃(理条机槽内空气温度)为宜,多功能机应调至快档运转,均匀投入杀青叶,每槽投叶量视鲜叶老嫩程度而定,当茶叶成条状,七八成干,叶色微黄即可下锅摊凉。
2.5摊放 起锅后薄摊回潮,一般应盛放在竹匾内,轻轻压实,以保持形状和均衡水份,摊凉回潮时间40―60分钟。
2.6烘焙 分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80℃左右,两锅理条叶并一烘,烘5~10分钟。茶叶初烘后要进行充分摊凉,以促使在制叶内外水份分布均匀,为后期充分干燥打下基础。复烘温度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10~15分钟。足烘一般是第二天上午进行,采用低温碳火长时间烘焙,温度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60~90分钟,至足干即可。用提香机提香的,一般在足烘的基础上,将提香机温度调到110℃左右进行提香,时间3分钟左右,然后出烘摊凉。
2.7拣剔茶叶出烘冷却后,经人工拣除不合标准的茶条、茶梗、老片和茶果,去除碎末,即可包装。

包装规范

1 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标志。
1.1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严格来自登记确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1.2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1.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1.4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2.1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同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庐江白云春毫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2.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3.1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3.2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3.3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 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产品百科
白云春毫,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云春毫茶产区主要分布在汤池、柯坦、万山等16个镇的低山丘陵地区,少量分布在山地榜田,土壤为黄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应,成土母质为中性结晶岩类和泥质岩类为主,通透性好,适宜种植白云春毫茶。庐江县的种茶历史悠久,远可追溯到东汉年代,据唐代陆羽《茶经》中引《桐君录》载:“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白云春毫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润,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称一致,嫩绿明亮。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云春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白云春毫
产地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品质特点
泽绿润隐翠;汤色嫩绿明亮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20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7年4月20日

白云春毫产品特点

白云春毫品质特性

白云春毫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润,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匀称一致,嫩绿明亮。“白云春毫”成茶化学成份经安农茶业系分析,水浸出物为43.52%,多酚类化台物总量29.27%,氨基酸总量5.69,咖啡碱3.87%,各种有效成份含量均达到名茶的要求。

白云春毫药用价值

白云春毫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白云春毫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产地环境

白云春毫土壤地貌

白云春毫茶产区主要分布在庐江县汤池、柯坦、万山等16个镇的低山丘陵地区,少量分布在山地榜田,土壤为黄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应,成土母质为中性结晶岩类和泥质岩类为主,通透性好,适种性广。土壤有机质含量≥1.2-2.2%,全氮含量>5-15%,有效磷含量6-10毫克/千克左右,速效钾含量60-100毫克/千克,pH值5.0-5.5,有效养份丰富,适宜庐江白云春毫茶的种植。
白云春毫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水源水质

庐江县境内河流密集,东挟黄陂湖、白湖,东北襟巢湖,水域总面积25780平方公顷,蓄水总量9.08亿立方米以上,拥有虎洞、果园山、金汤湖水库,山区水系,水资源丰富,水质优异。还能引巢湖水、引西河水、引龙河口水库水经舒庐干渠入境。庐江白云春毫茶生产灌溉用水来源于以上水系,其符合农业部公布的《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中绿色食品生产关于农田灌溉水质的要求。
白云春毫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气候情况

庐江县西部属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009.2毫米,年日照总时数1760.1小时,年无霜期253天,常年相对湿度79%。

白云春毫生态环境

庐江县白云春毫茶种植区地处大别山余脉,境内生态环境优异,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种植园区远离工矿区和铁路、公路干线,没有污染源。

白云春毫历史渊源

庐江县的种茶历史悠久,远可追溯到东汉年代,据唐代陆羽《茶经》中引《桐君录》(书中记载了东汉时代的一些产茶地和茶树品种)载:“西阳、武昌、庐江、昔陵好茗,皆东人作清茗”。
太平广记引广异记云:“唐天宝年间(741-755年),有刘清真者,与其徒二十八人于寿州作茶,人致一驮,为货至陈留”。说明那时皖西茶园已初具规模,霍山、潜山、舒城、庐江等地茶叶已作贡茶,可见品质很好。又据古籍记载:“北宗、涯南、薪、黄、舒、光、寿、庐六州设有十三个茶场,征收园户之茶,加工焙制”。
民国初年,庐江县有茶园5000亩,主要集中在西乡(汤池一带),每年约产春茶一万篓,子(夏)茶6000篓(每篓10斤),全县茶农29000人,茶工180人,有茶行149家,茶叶主要销往该县各镇及含山、和州。另有3000篓经无为襄安、芜湖至浦口销往山东济南。庐江所产之茶称之“雨前毛尖”、“白莲”、“绿莲”。其制法“用锅炒干、竹笼烘之”、质佳味浓。
1985年,庐江果树茶厂开始试制二姑尖毛峰并投放市场,反映良好。
1986年12月,庐江县科委正式向省科委申报“开发二姑尖毛峰名茶”课题。经安徽省科委考察论证过后,同意立项。
1987年4月上旬,开始正式试制,以二姑尖茶园为鲜叶原料基地,因其成茶白毫显露,并结合该茶产地一古刹白云庵,取白云缭绕之意,将二姑尖毛峰改名为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生产情况

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白云春毫地域保护总面积:10000平方公顷,年产量330吨。
白云春毫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产品荣誉

1988年,白云春毫被评为安徽省名茶。
2009年,庐江县被列入全国“重点产茶县”。
2012年,庐江县被评为安徽省“最具发展潜力的重点产茶县(区)”的第12位。
2017年4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白云春毫”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白云春毫地理标志

白云春毫地域保护范围

庐江白云春毫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安徽省庐江县行政区域内汤池镇的三冲村、果树村、马槽村、大塘村、百花村、金冲村、石桥村;万山镇的长冲村、水关村、廿埠村、三十埠村、长岗村;柯坦镇的分水村、虎洞村、蒲岗村、葛庙村、柯坦社区;龙桥镇的安定村、凌安村、新建村、夹板村、盆形村;矾山镇的古塘村、新中村、刘墩村、徐榜村、钟山社区;冶父山镇的大岗村、铺岗村、魏岗村;泥河镇的月形村、盔头村;乐桥镇的詹店村;罗河镇的吉桥村;白湖镇的胡榜村;盛桥镇的牌楼村;庐城镇的马店村;白山镇的五爱村;金牛镇的金牛村;郭河镇的三畈村;石头镇的芮岗村等村的丘陵岗地及低山。分布地域坐标为:东经117°01′12″-117°33′18″,北纬30°58′06″-31°33′17″。

白云春毫质量技术要求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品质特征:干茶外形紧直挺秀微扁呈燕尾形,色泽绿润隐翠;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显兰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黄绿明亮。其典型品质特征“形似燕尾、清香带兰”。
2、内在品质指标: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3、质量安全指标: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4、产品包装和贮存运输:符合DB34/T1824的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茶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庐江白云春毫茶生产种植严格按照合肥市地方标准《茶叶生产种植技术规范》(DB3401/T79)中的要求执行。
2、制作技术规范
庐江白云春毫茶制作分鲜叶摊青、分级、杀青、摊放冷却、炒压做形、摊放、初烘、复烘、足烘、拣剔、包装等工序。白云春毫独特的制作工艺是炒压做形、既炒又烘。
鲜叶摊青和分级
鲜叶摊青,一般的用竹垫,让鲜叶不落地摊放;有条件的可以用不锈钢丝网做成筐上架,这样可以节约场地。摊青使部分水份挥发,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摊青厚度一般在30毫米左右,时间6-12小时,其间要轻翻1-2次,待鲜叶减重15%-20%,含水率70%左右即可杀青。为了使庐江白云春毫茶制成品更加匀整,鲜叶在摊青过程中,要使用分级筛分级,分出1芽1叶初展、1芽1叶开展、1芽2叶初展、1芽2叶开展四个等级,分别付制。鲜叶摊青是名茶制作一个十分必要的过程,是形成茶叶品质作一些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准备,发挥鲜叶的最大潜能。
杀青
分手工杀青和滚筒杀青:杀青的目的主要是破坏茶叶中酶的活性。手工杀青:锅温控制在180-220℃之间,每锅投叶量250克左右。先以抓闷炒为主,让鲜叶温度迅速上升,当清香透发时改用搭、抖、捺的手法进行初步造型。杀青时间6-8分钟。滚筒杀青:以80滚筒杀青为主,杀青时严格控制杀青时间,一般在90-15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80秒,一般滚筒内空气温度应为100-120℃,操作时,注意筒温和投叶量的调控,使之相互匹配。杀青时间依据鲜叶老嫩及含水率的不同作相应调整。总之杀青叶最终达到:杀青均匀,叶色暗绿,叶质柔软,用手紧捏叶子能成团,稍有弹性,嫩茎不易折断,且有清香,无红梗。
摊放冷却
又称回潮,杀青叶下机后,要用风扇快速冷却,以及时散发热量和水蒸汽,是庐江白云春毫茶色泽绿润隐翠,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的一个关键环节,再放于阴凉处进行薄摊回潮,历时约40-60分钟。待叶芽顶部回软后,筛去茶末、簸去碎片。
炒压做形
炒压做形是庐江白云春毫茶成形的关键工序。手工炒压做形:锅温90-80℃,时间15-20分钟。前期以炒压做形为主,中后期结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直、扁、平的扁平状。待炒至六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即可起锅。机械炒压做形:用多功能理条机进行。炒压做形刚开始时温度要偏高,一般以100-110℃(理条机槽内空气温度)为宜,多功能机应调至快档运转,均匀投入杀青叶,每槽投叶量视鲜叶老嫩程度而定,当茶叶成条状,七八成干,叶色微黄即可下锅摊凉。
摊放
起锅后薄摊回潮,一般应盛放在竹匾内,轻轻压实,以保持形状和均衡水份,摊凉回潮时间40-60分钟。
烘焙
分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80℃左右,两锅理条叶并一烘,烘5-10分钟。茶叶初烘后要进行充分摊凉,以促使在制叶内外水份分布均匀,为后期充分干燥打下基础。复烘温度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10-15分钟。足烘一般是第二天上午进行,采用低温碳火长时间烘焙,温度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60-90分钟,至足干即可。用提香机提香的,一般在足烘的基础上,将提香机温度调到110℃左右进行提香,时间3分钟左右,然后出烘摊凉。
拣剔
茶叶出烘冷却后,经人工拣除不合标准的茶条、茶梗、老片和茶果,去除碎末,即可包装。
  •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标志。
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严格来自登记确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可以在产品及包装上同意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庐江白云春毫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正确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