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丹皮

原产地安徽
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协会

- 产地市县:安徽省亳州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127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78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
地域范围

亳州市谯城区所辖古井镇、魏岗镇、牛集镇、芦庙镇、华佗镇、颜集镇、五马镇、谯东镇、观堂镇、沙土镇、十九里镇、十八里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古城镇、龙杨镇、立德镇、大杨镇、城父镇、张店乡、赵桥乡共2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3′~116°06′,北纬33°25′~34°05′

包装规范

暂缺

产品百科
亳丹皮,安徽省亳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亳丹皮是亳州地产药材,丹皮即药牡丹的根皮,秋春季采挖3-5年的牡丹,除去根的表皮和皮肉木质,晾干即可。耕作性能和排水性能良好,适宜于牡丹生长。亳丹皮质脆硬,折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淡粉红色。气芳香,味苦而涩,有麻舌感。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亳丹皮”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亳丹皮
产地名称
安徽省亳州市
产品特点
质硬,易折断,气味清香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7年第2578号公告
实施时间
2017年9月1日

亳丹皮产品特点

亳丹皮亳丹皮
亳丹皮为毛茛科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呈筒状或半圆状块片,有纵剖开的裂缝,合缝不紧密,或向内卷曲。一般长5-25厘米,筒径0.5-1.2厘米,皮较厚,厚度2-5厘米。外表面灰褐色,内表面灰色,有明显的细纵纹理,可见无色丹皮酚结晶。质脆硬,折断面较平坦,粉性。灰白色至淡粉红色。气芳香,味苦而涩,有麻舌感。中医认为丹皮可以清热泻火解毒舒肝。现代医学认为亳丹皮有镇静、镇痛、催眠、降压、抗菌等作用。

亳丹皮产地环境

亳丹皮土壤地貌

亳丹皮的主产地谯城区地势总体平坦,西北高、向东南微倾斜,地面标高42.5-32米。境内主要土壤为潮土(黄潮土)和砂姜黑土,黄潮土的成土母质系近代黄泛冲积物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含有丰富的碳酸钙,后黄河洪水泛滥冲积在涡河两岸沉积了大量的黄泛物质,紧砂慢淤沉积规律十分明显,砂土、二合土和淤土三个土属带状分布于沿涡河两岸,占土壤总面积的66%。
谯城区土壤pH值7.9,呈弱碱性,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6.41克/公斤、全氮含量0.96克/公斤、有效磷17.6毫克/公斤、速效钾185毫克/公斤。土壤速效钾、有效铁、锰丰富,有机质和速效磷中等水平,有效硼、锌缺乏。土层深厚,质地以砂壤、轻壤和中壤为主,春季升温快,毛细管功能好,常有“夜潮”现象,耕作性能和排水性能良好,适宜于牡丹生长。

亳丹皮水文情况

谯城区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涡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将全区分成大致匀称的东北和西南两个部分,洪河、武家河、大相河,包河、油河、洺河、赵王河等都是涡河的支流。涡河在全区境内总长66公里,流域面积1881平方公里。

亳丹皮气候情况

谯城区地处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冬夏季风交替,雨量适中,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干燥。年平均气温14.5度,年平均降水量811毫米,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无霜期213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184.8小时。

亳丹皮历史渊源

北宋时期,亳州牡丹品种已达150多个。
明代时期,就有文人种植百亩牡丹的记载,亳州牡丹的种植时盛时衰。
1990年,为了弘扬亳州文化,让名城重放牡丹光彩,原亳州市决定重建牡丹园,广采红、黄、绿、白、蓝、黑等观赏牡丹300余种,植于涡河湾的大寺镇边。据说,这里曾是明代牡丹园的旧址。每逢4月,各色牡丹竞相开放,有利于亳丹皮的开挖。

亳丹皮生产情况

2017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16.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30.5万亩,其中亳丹皮产量为3万公顷,年产量18万吨。
2018年上半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91.3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面积26.6万亩。

亳丹皮产品荣誉

2017年9月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亳丹皮”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亳丹皮地理标志

亳丹皮地域保护范围

亳丹皮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北纬33°25′-34°05′、东经115°33′-116°06′,南北长60公里,东西宽38公里。
保护地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0个镇2个乡(古井镇、魏岗镇、牛集镇、芦庙镇、华佗镇、五马镇、颜集镇、观堂镇、谯东镇、沙土镇、城父镇、大杨镇、立德镇、龙扬镇、古城镇、淝河镇、双沟镇、十河镇、十八里镇、十九里镇、赵桥乡、张店乡)。

亳丹皮质量技术要求

亳牡丹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旱、怕涝,怕高温,忌强光。喜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粘土地、盐碱地不宜栽培。忌连作。种子繁殖生长4-6年;分株繁殖生长3-4年。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亳牡丹生长形态: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为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黄褐色,枝皮常开裂而剥落。株高多在1-2米之间,茎丛生,分枝短粗。叶互生,有柄,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叶片通常为三回三出复叶,枝上部常为单叶。花属两性完全花,花单瓣,白色或略带淡红色,单生于枝顶,花朵10-20厘米。正常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籽成熟度高,完全花雄蕊离生,心皮一般5枚,各有瓶状子房一室,边缘胎座,多数胚珠,骨果五角,每一果角结籽7-13粒,种籽类圆。
1.繁殖方法
① 种子选择:宜选择4-5年生,子粒饱满、无病虫害植株的果实当年种子作种。在8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当亳牡丹果壳呈橙黄色时摘下,放在通风阴凉处,经常翻动,待果实风干后熟备用。
② 浸种催芽:播种前应将种子放在水中进行选种,去掉浮水杂质和不成熟种子,取下沉大粒饱满种子用50度温水浸种24小时,再与湿草木灰拌匀后立即播种。
③育苗:一般以立秋至白露前播种为宜,可采用田间开沟、筑畦进行条播或撒播。按行距15-20厘米开深5-8厘米浅沟,沟宽5厘米,先在沟内施入腐熟的人畜粪,然后均匀撒入种子。播种量30-35公斤/亩,然后覆土2厘米,稍加镇压,淋水,覆盖一层烂草,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温过冬。一个月以后即可生根。12月下旬再浇一次过冬水,第二年开春解冻后应揭取覆草,以利幼苗出土。第二年3月底或4月初即可发芽,一般生长2年后进行移栽。
2.种植技术
①大田整地: 用于亳牡丹栽培的大田地应于5、6、7月份各翻耕一次。第一次翻地60-75厘米,土块可不打碎,利于晒地。第二次翻地深度和第一次一样,边翻边清除石块、杂草、残根等杂物。第三次要细翻,深度50-60厘米,同时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斤/亩和饼肥100-200公斤/亩,撒匀。做成沟宽40厘米、沟深30厘米的高畦,保持沟底平整,排水通畅。
②移栽:幼苗于第二年10-11月份移栽。栽前将大、小苗分开,分别移栽,便于管理。栽种密度3000-4000穴/亩。在整好的土地上按株行距40*50厘米打穴,穴深15厘米左右,穴长20厘米左右。穴底先施入腐熟的堆肥,使其与底土混合,每穴栽大苗1株或小苗2株。栽植时向穴中填土,填至半穴时向上轻轻提苗并左右摇晃,然后填土踏实。
3.田间管理
①苗期管理:冬季上冻以前,施一层腐熟牲畜粪,以利越冬,再浇一次过冬水。幼苗生长期要经常拔草,松土保墒,3-5月间施稀薄粪水,或腐熟的饼肥2-3次,促进幼苗的生长。注意做好雨季排水和暑期灌溉。5月份以后幼苗易受病虫害侵染,可用100-200倍波尔多液喷洒预防,每隔半月喷洒一次,一直到8、9月份为止。
②中耕除草:牡丹生长期间,应经常松土除草,尤其是雨后初晴要及时中耕除草,保持表土不板结。中耕时切忌伤及根部。禁用化学除草剂。入冬时,对外露的牡丹根部要加强培土,防止冻伤。
③灌溉排水:牡丹生长期遇干旱,可在早、晚进行沟灌,待水足够渗透后,应及时排去余水。灌溉时掺施一些粪水,以增强抗旱力。对刚植一年的苗地,也可覆盖秸秆防止水份蒸发。牡丹怕涝,积水时间长容易烂根,要做好排涝防渍工作。
①施肥:牡丹喜肥,栽培牡丹通常一年施肥3次,每次施肥要结合浇水。第一年可以不施肥,从第二年开始,开春化冻、开花以后和入冬前各施一次。可施腐熟厩肥500公斤/亩,或饼肥150-200公斤/亩。肥料可施在株行距间的浅沟中,然后盖上土,及时浇水。
①摘蕾与修剪:为了促进牡丹根部的生长,提高产量,对1-2年生和不留种的植株花蕾全部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秋末对生长细弱单茎的植株,从基部将其剪去,翌年春即可发出3-5枚粗壮新枝,使牡丹枝壮根粗,提高产量。
4.病虫害防治
①根腐病,防治方法: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作高畦栽种。彻底清除枯枝落叶,清洁田园,清除病株,减少病源,防止病菌蔓延。与玉米茬轮作。发病初期可用药剂重茬灵1000倍液灌根,严重时可用600-800倍液灌根。
②叶斑病(红斑病),防治方法:早春牡丹发芽前用50%多菌灵600倍液或波美3°石硫合剂喷洒,杀灭植株和地表病菌。其次要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控制土壤湿度,适量施用氮肥,多用复合肥和有机肥。另外,要密切注意病情,发现病株、病叶及时除去。若病情已开始蔓延,可喷洒160-200倍等量波尔多液,每10-15天喷1次,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60%代森锌500-6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③蛴螬防治方法:施用腐熟有机肥,以防止成虫产卵。在田间出现蛴螬危害时,如果危害较小,可挖出被害植株附近的幼虫,人工捕杀。如果蛴螬量多,用90%晶体敌百虫100-150克/亩,或50%辛硫磷100克,拌细土15-20克施用,或用50%辛硫磷乳油,或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灌根,浇后覆土,也可用灯光诱杀成虫。
5.采收
①亳丹皮一般在移栽后3-5年即可采收,考虑年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以枝叶枯萎期即9-10月份采收较佳。此时丹皮酚含量仅次于花盛期,也符合传统采收期。
②加工亳丹皮加工分为“原丹皮”和“刮丹”两种。原丹皮就是将收获的牡丹根放置1-2天,待失水变软后,去掉根须,用手紧握鲜根,再用尖刀在侧部划一刀,深到木质芯部,然后抽取中间木心(俗称抽筋),晒干既得。若趁鲜用竹刀或碗片刮去外表栓皮、抽掉木心晒干则称为刮丹皮。在晒干过程中不能淋雨或接触水分,因接触水份再晒干会使丹皮发红变质,影响药材质量。若根条较小,不易刮皮抽芯,可直接晒干,称为丹皮须。亳丹皮产量一般300-400千克/亩,最高可达500千克/亩。
③亳丹皮一般用内衬防潮纸的瓦楞纸箱密封储藏,储藏室湿度控制在65%以下。成品必须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避光处,无串味的阴凉库中(0℃-20℃)。做到防鼠、防虫,不与有毒有害、腐烂变质的物品同库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