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麦冬
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产地市县: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606
- 地标认证时间:2019
- 品质特点: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9年6月24日
1. 土壤地貌情况:慈溪麦冬产地范围所及土地,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土壤类型属钙质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属夜阴地土种,由流沙板地经长期耕作逐渐演变而成,土壤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肥水供蓄能力强,且具夜潮性,为肥沃的农业土壤,典型的耕层土壤含盐在0.05~0.1%,质地为细砂—粉砂壤土,pH7.4~7.6有石灰性反应,土壤含钾丰富,全钾含量2.3%左右,速效钾175mg/kg,容重1.21g/cm3。特别适宜慈溪麦冬的生长。
2. 气候情况:慈溪麦冬生产区域光热较足,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43天,10℃以上活动积温平均为5150℃,充足的阳光有利于麦冬块根内皂甙等含量的提高。早春地温回升快,历年平均5厘米土层稳定通过12oC时间为4月2日,有利于麦冬早发根。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1325毫米,适宜麦冬生长。
慈溪麦冬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介于慈溪市六塘与十塘之间的北部平原,包括慈溪市崇寿镇、胜山镇、新浦镇、庵东镇、坎墩街道及现代农业开发区等6个镇(街道、开发区)44个行政村(东经121º10′~121º24′,北纬30º16′~30º20′之间地域内)。保护区面积8100公顷,目前种植面积333.33公顷,年总产量250吨,年产值3000万元。
1. 外在感官特征及等级指标:药材外观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4cm,直径0.3~0.6cm。表面灰黄色,纵纹明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明显呈木质化, 质坚韧,直径0.6--0.8mm。气香而特异,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2. 理化性状。水分≤13%,浸出物≥75%,麦冬总皂苷(干燥品中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O4计)≥0.3%,龙脑苷(干燥品中以C21H36O16计)≥0.015%。
3.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产品质量安全应符合2015药典一部规定。
1. 选地原则: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pH7.4偏微碱,含盐量0.2%以下,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水、肥、气、热较协调,肥水供蓄能力强,排水方便,且具夜潮性的肥沃土壤。
2. 品种选择:选择慈溪市传统栽培的地方品种,抗病、较耐寒、耐旱,产量高,品质好。
3. 生产管理
①种苗:选择二至三年生生长健壮、株矮、叶色黄绿、青秀、单株绿叶数15叶~20叶,根系发达,根茎粗0.5 cm~0.8 cm、块根多而大、饱满的无病虫植株,从种苗基部剪下叶基和老根茎基,留下长2 cm~3 cm的茎基,以根茎断面出现白色放射菊花心,叶片不散开为度,同时将叶片长度剪至5 cm~10 cm,再“十”字或“米”形切开分成(4~6)种植小丛,每小丛留苗10个~15个单株。竖放在荫蔽处,四周覆土保护进行养苗。
②移栽: 移栽前先起沟整平作畦,阔畦宽为180 cm~200 cm,窄畦宽为120 cm~130 cm,畦间沟宽为25 cm~30 cm,沟深为20 cm~25 cm。移栽在4月上中旬至6月初进行,种植密度为行距35 cm~40 cm,丛距25 cm~40 cm,种植时采用边开穴边栽苗的方法,将苗垂直放入穴内3 cm~5 cm深,然后两边用土踩紧,苗应稳固直立土中,达到地平苗正。每穴栽10株~15株,栽后浇水一次,浇水应浇透。
③施肥:结合深耕,每亩施200kg~400kg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50 kg铺施畦面做基肥,深耕25 cm~35 cm,耙细整平;移栽当年5月下旬至6月初,每亩浇施尿素5 kg;9月中下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 kg~30 kg;移栽后第二、三年,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2月下旬至3月初,每亩浇施尿素5 kg~7.5 kg加过磷酸钙20 kg。第二次在8月下旬,每亩浇施尿素 5 kg~7.5 kg加硫酸钾10 kg~15 kg。第三次在9月中下旬,每亩浇施氮磷钾复合肥30 kg~50 kg。
④中耕除草及水分管理:结合施肥、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2 cm~5 cm。移栽后及夏秋季,遇干旱天气,及时浇水抗旱。遇多雨季节,立即清沟排除积水。
⑤病虫害防治
采取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
黑斑病:一般以清沟排水、摘除病叶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在发病中心先将“黄叶”割去一部分,再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序列隔10~14天喷一次,连喷3~4次,进行保护。
炭疽病:在田间初见病斑时,雨前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
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等。
地下害虫用防治方法采用绿色防控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90%晶体敌百虫或40%辛硫磷加水1000倍浇根。防治时期,防治一次的以8月中旬为好;防治二次的以8月上旬、8月中旬后为宜,并应随年度间虫害发生迟早差异适当提早或推迟。
4. 收获与产地加工:栽种后第三年或第四年起土收获,以5月上旬至5月下旬采收为宜。选晴天,将丛掘起,去净泥土,用刀斩切下带须块根,清洗干净。采取“三晒三闷”的产地加工方式,将洗净的块根摊薄在塑料网片或水泥晒场凉晒,忌烈日下曝晒。连晒3 天~5 天,以手感须根发硬为度,随后在室内堆闷2 天~3 天至须根变软时进行第2次晒,连晒3 天~4 天,至须根发硬再按上法堆闷待须根再次发软时,进行第3次晒,以须根发脆为度,再堆闷至须根再次发软,将两端的须根剪下,后再复晒1次至干燥,除去杂质,即成商品。
5. 生产记录:对麦冬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挡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申请使用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应向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递交《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经审核合格后,才能同意发放使用。
使用者要接受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产品质量的不定期检测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监督。
使用者应有专人负责该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农产品地理标志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
慈溪麦冬,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慈溪麦冬产地范围所及土地,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土壤类型属钙质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属夜阴地土种,由流沙板地经长期耕作逐渐演变而成,土壤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肥水供蓄能力强,且具夜潮性。慈溪麦冬的药材外观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灰黄色,纵纹明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明显呈木质化, 质坚韧;气香而特异,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 中文名
- 慈溪麦冬
- 产地名称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
- 品质特点
- 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85号
- 批准时间
- 2019年6月24日
慈溪麦冬产品特点
慈溪麦冬(4张)
慈溪麦冬的药材外观性状,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4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灰黄色,纵纹明显,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明显呈木质化,质坚韧,直径0.6~0.8毫米。气香而特异,味甘、微苦,嚼之有粘性。
慈溪麦冬的水分≤13%,浸出物≥75%,麦冬总皂苷(干燥品中以鲁斯可皂苷元C27H42O4计)≥0.3%,龙脑苷(干燥品中以C21H36O16计)≥0.015%。
慈溪麦冬产地环境
慈溪麦冬产地范围所及土地,地势相对较高,排水方便;土壤类型属钙质潮土亚类淡涂泥土属夜阴地土种,由流沙板地经长期耕作逐渐演变而成,土壤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肥水供蓄能力强,且具夜潮性,为肥沃的农业土壤,典型的耕层土壤含盐在0.05~0.1%,质地为细砂—粉砂壤土,pH7.4~7.6有石灰性反应,土壤含钾丰富,全钾含量2.3%左右,速效钾175毫克/千克,容重1.21克/立方厘米。
慈溪麦冬生产区域光热较足,年日照时数在21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16.3摄氏度,无霜期243天,10摄氏度以上活动积温平均为5150摄氏度,充足的阳光有利于麦冬块根内皂甙等含量的提高。早春地温回升快,有利于麦冬早发根。降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1325毫米,适宜麦冬生长。
慈溪麦冬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成化年间(约1471年),慈溪已有人种植麦冬;稍后,明朝的医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浙麦冬已有评价,称“浙中来者甚良”。而当时“浙中来”的麦冬主要产自两个地方,一处是杭州笕桥一带,另一处就是慈溪天元(时属余姚)一带。
清朝末期,宁波药行兴盛,药商云集,姚麦冬已成为宁波三大浙货之一(其他两种是白术和象贝),产量在1000箱上下(约15万千克),各帮药商争购姚麦冬,远销日本、台湾、香港及全国各大药店。
民国五年(1916年)版、庚申仲夏《余姚六仓志》卷十七相关记载:“麦门冬产塘北沙地。一曰麦门冬,俗称麦冬,初栽花园(园在天元市西)(即今慈溪市天元,1954年前属余姚),后渐广,故昔以花园子著名,今迤东出者较胜,产地设行收买,运销甬江药铺,输出各地,产额甚巨。”
新中国成立前,浙麦冬盛产于余姚坎墩至长河之间(今属慈溪),东西长20余里,南北宽3至5里,约有250余村2000户种植,面积在4000亩左右。其中尤以民国十四年(1925年)最盛,种植面积达1万亩以上,产量100余万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至1990年的41年间,有27年慈溪麦冬产量占浙麦冬总产量的80%以上。自1950年始,国营土产公司兼营麦冬,并在坎墩设点收购;1955年,麦冬生产列入国家计划,由于生产受自然灾害及政策价格等因素影响,面积产量起落幅度很大,1975年以后产销基本恢复正常,常年种植3000亩左右,收购量近200吨,部分供出口;20世纪80年代,慈溪麦冬达到鼎盛,最高年份总产量超过1000吨,尤其是在新浦、胜山等地,成为该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21世纪以后,慈溪麦冬的种植面积也有过一些起伏,但最近几年有慢慢恢复的迹象,自2015年开始,种植面积已经超过6000亩。
慈溪麦冬生产情况
2006年至2016年的10年间,慈溪麦冬的种植面积已经逐年增加到6000亩以上,但每年真正作为药材采收的麦冬面积却徘徊在1000亩上下。
截至2018年11月,慈溪市麦冬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出麦冬25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
慈溪麦冬产品荣誉
慈溪麦冬地理标志
慈溪麦冬地域保护范围
慈溪麦冬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介于慈溪市六塘与十塘之间的北部平原,包括慈溪市
崇寿镇、
胜山镇、
新浦镇、
庵东镇、
坎墩街道及现代农业开发区等6个镇(街道、开发区)44个行政村(东经121º10′~121º24′,北纬30º16′~30º20′之间地域内)。
慈溪麦冬原产地
慈溪麦冬质量技术要求
(1)选地原则
慈溪麦冬的土壤质地为粉砂壤土,pH值为7.4偏微碱,含盐量0.2%以下,土性柔软,耕性优良,毛管发达,土壤通透性好,水、肥、气、热较协调,肥水供蓄能力强,排水方便,且具夜潮性的肥沃土壤。
(2)品种选择
慈溪麦冬选择慈溪市传统栽培的地方品种,抗病、较耐寒、耐旱,产量高,品质好。
(3)生产管理
①种苗:选择二至三年生生长健壮、株矮、叶色黄绿、青秀、单株绿叶数15~20叶,根系发达,根茎粗0.5~0.8厘米、块根多而大、饱满的无病虫植株,从种苗基部剪下叶基和老根茎基,留下长2~3厘米的茎基,以根茎断面出现白色放射菊花心,叶片不散开为度,同时将叶片长度剪至5~10厘米,再“十”字或“米”形切开分成(4~6)种植小丛,每小丛留苗10~15个单株。竖放在荫蔽处,四周覆土保护进行养苗。
②移栽:移栽前先起沟整平作畦,阔畦宽为180~200厘米,窄畦宽为120~130厘米,畦间沟宽为25~30厘米,沟深为20~25厘米。移栽在4月上中旬至6月初进行,种植密度为行距35~40厘米,丛距25~40厘米,种植时采用边开穴边栽苗的方法,将苗垂直放入穴内3~5厘米深,然后两边用土踩紧,苗应稳固直立土中,达到地平苗正。每穴栽10~15株,栽后浇水一次,浇水应浇透。
③施肥:结合深耕,每亩施200~400千克的有机肥和过磷酸钙50千克铺施畦面做基肥,深耕25~35厘米,耙细整平;移栽当年5月下旬至6月初,每亩浇施尿素5千克;9月中下旬,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千克;移栽后第二、三年,每年施肥三次。第一次在2月下旬至3月初,每亩浇施尿素5~7.5千克加过磷酸钙20千克。第二次在8月下旬,每亩浇施尿素5~7.5千克加硫酸钾10~15千克。第三次在9月中下旬,每亩浇施氮磷钾复合肥30~50千克。
④中耕除草及水分管理:结合施肥、松土进行除草,松土深2~5厘米。移栽后及夏秋季,遇干旱天气,及时浇水抗旱。遇多雨季节,立即清沟排除积水。
⑤病虫害防治:采取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炭疽病。 黑斑病:一般以清沟排水、摘除病叶等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在发病中心先将“黄叶”割去一部分,再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序列隔10~14天喷一次,连喷3~4次,进行保护。 炭疽病:在田间初见病斑时,雨前用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喷雾,连喷2~3次,间隔7~10天。 主要虫害有蛴螬、蝼蛄等。 地下害虫用防治方法采用绿色防控为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90%晶体敌百虫或40%辛硫磷加水1000倍浇根。防治时期,防治一次的以8月中旬为好;防治二次的以8月上旬、8月中旬后为宜,并应随年度间虫害发生迟早差异适当提早或推迟。
(4)收获与产地加工
慈溪麦冬栽种后第三年或第四年起土收获,以5月上旬至5月下旬采收为宜。选晴天,将丛掘起,去净泥土,用刀斩切下带须块根,清洗干净。采取“三晒三闷”的产地加工方式,将洗净的块根摊薄在塑料网片或水泥晒场凉晒,忌烈日下曝晒。连晒3~5天,以手感须根发硬为度,随后在室内堆闷2~3天至须根变软时进行第2次晒,连晒3~4天,至须根发硬再按上法堆闷待须根再次发软时,进行第3次晒,以须根发脆为度,再堆闷至须根再次发软,将两端的须根剪下,后再复晒1次至干燥,除去杂质,即成商品。
(5)生产记录
最后对麦冬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挡案,全面记载,以备查阅。
慈溪麦冬专用标志使用
申请使用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生产者或经营者,应向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递交《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并对产品进行抽检,经审核合格后,才能同意发放使用。 使用者要接受慈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产品质量的不定期检测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监督。 使用者应有专人负责该慈溪麦冬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确保农产品地理标志不失控、不挪用、不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