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库黄蘑菇,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
泽库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泽库黄蘑菇产地地势高峻,沟谷相间,滩地开阔,地貌复杂多样。气温日差大,降水集中,日照丰富,日射强烈,多大风天气,无绝对无霜期,泽库的气候适合黄蘑菇生长。泽库黄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呈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菌肉呈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泽库黄蘑菇”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中文名
- 泽库黄蘑菇
- 产地名称
-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
- 产品特点
- 菌盖厚,呈黄色,干后近白色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第2578号公告
- 实施时间
- 2017年9月1日
泽库黄蘑菇产品特点
泽库黄蘑菇外观特征
泽库黄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厘米,扁半球形至平展,呈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呈白色。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厘米,粗1.2-2.5厘米,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和孢子印黄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
泽库黄蘑菇营养物质
泽库黄蘑菇鲜味独特,口感佳。其
蛋白质含量克/100克≥40;脂肪含量克/100克≥4.8;淀粉含量克/00克≥12;维生素含量克/100克≥6.5;蔗糖含量克/100克≥3,泽库黄蘑菇因其水分少、肉质厚而细嫩,口感鲜嫩,味香色美,被誉为“草原仙菇”。
泽库黄蘑菇的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糖等各种营养物质,并含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肿瘤生长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保健作用。对人体补充营养,增进食欲,抗流感,防治神经炎、脚气病,促进儿童发育等方面有重要的药理作用。
泽库黄蘑菇产地环境
泽库黄蘑菇地貌情况
泽库县的地貌适合黄蘑菇生长,泽库县属青南牧业区地带,地处西倾山北麓,麦秀山西南部,为黄河右旋大河曲之腹地。境内群山盘恒,中部隆起,向东西西向倾斜,地势高峻,沟谷相间,滩地开阔,地貌复杂多样。东部、北部山高沟深,群山连绵,山脉多为冰川发育的寒冻风化及冰水侵蚀作用强烈的剥蚀构造高山。由志留纪砂质岩片、三迭纪砂岩、砂页岩组成。表面有剥蚀和冲蚀作用造成的岩块、碎石和岩粒等残积物、坡积物,属切割高山地貌类。山脉隆起幅度大,地形切割强烈,刀脊和“U”、”V”形峡谷遍布。西部地势开阔平坦,由侏罗纪砂岩、页岩,第三纪砂砾岩、粘土层及第四纪沉积物或成因不明的黄土层组成,属高海拔小起伏高原丘陵地貌类。局部间有青藏高原特有的地貌类型-沮洳滩地,藏语成称“纳塘”,如同沼泽,但“纳塘”除低洼地带外,在山间、湿地、平坦都有分布。按地貌特点,县域可划分为高山带、亚高山带、滩地、河谷阶地和低山丘陵五个地段。较大的滩地有夏日德滩、巴滩、活多亥滩、夏马日滩、狄过采玛滩和龙干滩。
泽库黄蘑菇水文情况
泽库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30余条,分属泽曲河、巴河、隆务河(上游称麦秀河)三个水系。流域面积6658.06平方公里,多年均流量29.8666立方每秒。每年5-8月份为丰水期,11月底结冰,翌年3月末解冻,冰厚达2.4-2.6米。全县地下水潜水径流量为0.4124亿立方米。其中巴河河段潜水径流量为1752万立方米每日,夏德日滩潜水径流量为142.35万立方米每日,纳末恩滩潜水径流量为1405万立方米每日。全县年开采量为5.9万立方米每日。全县水源均系低矿化度碳酸盐型水。
泽库黄蘑菇气候情况
泽库县境海拔较高,绝大部分地段海拔超过3500 米,最低2800米(麦秀河处境处水面海拔高度),最高4971 米。泽库地区气候受海拔高度及地形的影响,冷季漫长而干冷,暖季短促而温凉,气温日差大,降水集中,日照丰富,日射强烈,多大风天气,无绝对无霜期。全年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日数在164-207天,年平均气温-2.4℃-14.8℃,气温年较差23.2-23.5℃。全年平均气温日-2.4℃(极端最高温度22.6℃,极端最低温度-34.4℃)。无霜期仅5-24天。年降水量437.2-511.9毫米,5-9月份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4%-86%。年平均风速为4.1米/秒,大风日数平均44天,最多年份可达98天。县城年蒸发量为1340.9毫米。
泽库地区气候高寒,四季难分,空气稀薄,透明度高,晴好天气多,日照时间长,境内全年日照时数为2566-2675小时,并由东向西渐增,西部的和日地区比东部的麦秀地区高109小时。按季节分布情况看:3-4月和11-12月为年内日照时数最多阶段,月均在230小时以上,尤以12月最多,9月为全年日照数最少月。年太阳总辐射量145-156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它与日照时数分布趋势基本一致,亦由东向西渐增,西部和日地区比东部麦秀地区高11千卡/平方厘米,它比纬度相近的山西运城高32千卡/平方厘米。
泽库黄蘑菇历史渊源
元朝祁连就以黄蘑菇名闻天下。据史料考证,泽库黄蘑菇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成为人类的盘中佳肴了。在中国古代,把蘑菇称为蕈、菌、茸、荪、莪、菇等。到了战国和秦代,人们开始把蘑菇做为食品。秦汉之后,中国食菌之风日渐兴盛。
2015年,青海省祁连县和泽库县就有牧民,在草场放牧的同时,就从山坡草地摘黄蘑菇,然后拿到市场上挂成串卖的记录。
2017年,青海高原暨河湟流域第二届农产品展交会在海东市乐都区开幕,泽库黄蘑菇在展会上亮相。
泽库黄蘑菇生产情况
2015年,泽库县已盛产6000千克干品黄蘑菇,市场价每千克干品已上升到200多元,年总产量达到1.2吨。
2017年,泽库县黄蘑菇保护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泽库县范围。
泽库黄蘑菇产品荣誉
2015年,泽库黄蘑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黄菇之乡”。
2017年9月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泽库黄蘑菇”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泽库黄蘑菇地理标志
泽库黄蘑菇地域保护范围
泽库县位于东与甘肃省夏河县为邻,南与河南蒙古自治毗连,西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德县相望,北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分界,东北与同仁县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4′-102°08′,北纬34°45′-35°32′之间。包括泽库县泽曲镇、麦秀镇、和日乡、宁秀乡、王家乡、多禾茂乡、西卜沙乡、巴滩牧场、恰科日社区,辖五个乡两镇一场一社区的64个行政村。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85公里,总面积6658.06平方公里,覆盖全县范围。
泽库黄蘑菇质量技术要求
泽库黄蘑菇生长在海拔3200-4300的河岸、山坡草地及天茫然草甸上,产地遍布泽库县全境,泽库县为“三江源”核心区之一,无工矿企业,无工业污染。产区夏季气候清凉,适宜黄蘑菇生长,产区自然环境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而形成,采集的地方多选择水土较为肥沃的草地、田埂、圈窝附近,这些地区的黄蘑菇产量高、品质好,容易再生。
一般在夏季采集,黄蘑菇从土壤中的菌丝体渐渐萌发出幼小子实体之后,很快会破土而出,渐渐长大成"年轻"的黄蘑菇,在这个阶段,上面的伞盖比伞柄粗不了多少,而且伞盖底部和伞柄处有一层黄色的膜覆盖,整只蘑菇看上去浑然一体,夏季时蘑菇变黄后开始捡拾,捡拾到的黄蘑菇经水洗后食用,大多数自然晒干后自食或上市。
泽库黄蘑菇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87)和《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11680)的规定,内包装标志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的规定,外包装标志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和《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6388)的规定。在运输中,运输设备应洁净,无污染,黄蘑菇应使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专用冷藏车,不得同其它物品混装。
泽库黄蘑菇专用标志使用
泽库黄蘑菇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场(或合作组织),在泽库黄蘑菇产品的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泽库县有机畜牧业办公室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示相结合的标示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