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林雪瓜

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管理

原产地上海

– 产地市县:上海市金山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606
– 地标认证时间:2015
– 品质特点:口感汁多,味甜,质松脆细嫩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231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5年2月10日
产品介绍

亭林雪瓜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朱行一带的珍贵农家甜瓜品种,也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雪瓜状呈倒卵形,花蒂部较大,“肚脐”凸起,瓜皮雪白,有纵棱十条,肉质脆嫩,味甜,是甜瓜中的上品,在亭林镇已有八十多年的栽培历史。
在以多种粮食为光荣的年代,大田里是不允许种蔬菜水果的。农家妇女便会在自家宅前屋后种上几株雪瓜苗,看瓜苗沿着田埂自由蔓延,到了盛夏时节,一个个雪瓜便从绿叶中探出可脑袋。等到绒毛褪去、瓜皮光滑,就可以采摘食用。汁多、味甜、脆嫩的雪瓜是当时大人小孩最好的解暑食品。
亭林雪瓜经过近几年在亭林当地的培育试种,投放市场后,因其品质优良,口味鲜美,在市场上有较高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
金山处于太湖流域蝶型洼地南部,地势地平,地面高程大部分3.6-4.5米,金山耕地的土体原系湖泊沉积、河湖交互沉积、江海交互沉积和江河冲击四种母质为基础,经过自然潜育与长期耕作而形成的水稻土,共分为3个亚类,12个土属,27个土种,其中以青黄泥、黄斑青紫泥、青紫泥、青黄土和黄泥头5个土种,占耕田面积的79.12%。金山土壤的基本特点是:高度熟化,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部分缺磷,质地偏重,地下水位偏高。各类土壤的酸碱度(PH)值在6.68-6.74之间,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水平高,适宜亭林雪瓜的生产。
2.水文情况
金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127.3毫米。各水文测站年降水量监测值1026.5毫米~1329毫米之间,全区降水量由西向东逐减。梅雨期平均雨量138.3毫米。汛期降水量569.6毫米,占年内降水量总量50.5%。杭州湾金山嘴海域年平均高潮位3.85米,内河平均水位2.48米。全区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73.15亿立方米、潮水量38.6亿立方米,水量丰盈,水质优良。
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目前共有河道1559条(不包括塘浜、洼地662条),其中市级河道4条,总长37.6公里;区级河道35条,长272.11公里;镇级河道175条,总场481.02公里;村级河道1345条,长1354.39公里,总计长度为2145.12公里,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河网密度平均为3.64公里/平方公里,各级河道的河口水面积为42.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15%。金山区境内现有3米以上(含3米)水闸370座,其中单闸289座,套闸81座,3米以下水闸204座。灌溉泵站813座,有效灌溉面积35.82万亩。排涝泵站215座,排涝控制面积32.66万亩,圩区37个,总面积35.98万亩。金山沿海一线海塘26.58公里已全部达到百年一遇加11级台风正面袭击的防御标准。
3.气候情况
本区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春秋短而冬夏长。降水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较长,宜于稻、麦、棉、油菜等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5.7℃。区境东南滨杭州湾,受海洋影响,与西北部在热量条件上略有差异:温差较小,冬暖夏凉;但总体来说,平均温度相差不大,对热量分布影响不大。降水量多寡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燥多雨,夏季暖湿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个季节。3~9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八成左右,且各月雨量多在100毫米以上。平均年降水量1175.7毫米,年降水日数133.3天。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农业生产发达,以稻米、小麦、油菜为主,瓜果资源丰富。初霜期在11月下旬,终霜期在4月上旬,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5—9月为汛期,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常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最多风向为北风和东南风,常年超过17m/s的极大风速出现次数为10.2次。

地域范围

金山区地处东经121°00′~121°25′,北纬30°40′~30°58′,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上海西南部。东邻奉贤区,西与浙江省平湖市、嘉善县交界,南濒杭州湾,北与松江区、青浦区接壤。区域东西长44公里,南北宽26公里,总面积586.05平方公里,辖9个镇、1个街道以及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金山工业区。亭林雪瓜农产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金山区行政区域内,以亭林镇为核心生产区,包括枫泾镇、朱泾镇、吕巷镇、廊下镇、张堰镇、金山卫镇、山阳镇、漕泾镇和金山工业区的现所辖行政区域,保护范围整个金山区行政区域,区域生产面积2000公顷,目前产量10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观感官特征
亭林雪瓜果实高圆,上小下大,果皮乳白色(设施栽培为白绿色),极薄,脐部圆形凸出,有10条浅棱沟,单果重350g左右。果肉白绿色,肉厚1.5-2.0cm,种腔较大,瓜瓤籽少多汁。口感汁多,味甜,质松脆细嫩,中心折光糖含量12%~14%,香味浓郁,风味独特。
2.内在品质指标
经科学检测,每100g的亭林雪瓜产品中,其氨基酸组成含量在1100 mg/100g ~1400mg/100g,维生素C含量在9 mg/100g~11mg/100g,膳食纤维含量在1.0 g/100g~1.2 g/100g,蛋白质含量在1.0 g/100g~1.2 g/100g,总糖含量在6.0 g/100g~7.0 g/100g,葡萄糖含量在1.2%~1.5%,果糖含量在1.2%~1.4%。
3.安全要求
亭林雪瓜严格执行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 西甜瓜类》及NY5110—2002《无公害食品 甜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禁止使用以下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除草醚,艾试剂,狄试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硫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乐果,水胺硫磷。
4.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同时也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亭林雪瓜的包装应符合GB 18406.2—2001《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生产基地,产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产地环境条件》。在符合条件的产地,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等、交通便利、五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的田块,以稻茬田为佳。
2.品种选择
选择亭林雪瓜为栽培品种
3.生产控制
亭林雪瓜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全过程必须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NY5111-2002《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育苗:采用常规营养钵育苗。
栽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上旬。
栽植密度: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每667㎡栽450株为宜。
整枝留果:爬地栽培一般采用双蔓整枝,孙蔓坐瓜,每株留4果。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中等肥力的土壤,基肥一般每667㎡施菜饼150kg,或有机肥1000~1500kg,含硫三元复合肥30kg;过磷酸钙25 kg,膨瓜肥一般每667㎡施用复合肥25kg左右。
水分管理:果实膨大时以水调肥,以滴灌方式施入,采收前10天停止灌溉。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肥料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4.采收及处理
根据计算果实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以及观察果实的外观,确定果实采收期,成熟的果实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的特征。采收后给果实贴上商标,套上网袋,按照商品等级分级包装。
5.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生产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投入品出入库和使用情况以及技术措施进行全面记录,以备查阅。6.亭林雪瓜生产技术规范
亭林雪瓜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朱行一带珍贵农家甜瓜品种,也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它以鲜嫩松脆,香甜爽口而闻名,具有一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是当今开发“名”、“特”、“优”农业的 一个理想品种。其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亭林雪瓜的田块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肥水管理、整枝留果、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金山区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生产的亭林雪瓜。
6.1. 育苗及苗床管理。苗床营养钵排放要紧密、高低一致,电加温线应在播前2至3天预先布好加温,然后一钵播一粒籽,种子平放,芽脚向下,播后及时覆盖好厚1公分左右、消毒过的盖籽泥,上面平盖一层地膜防治水分蒸发,最后搭棚覆膜。
苗床管理以掌握温度为中心,出苗前要密闭不通风,床温保持30℃适宜,一旦幼芽出土70%就应揭去地膜,幼芽出土后应适当注意防风透气,降低棚温到20-25℃。当幼苗真叶出现后,适当提高棚温到25-28℃。幼苗两片真叶展平后,揭膜通风,苗床夜间温度可逐渐降低至12℃,进行定植前的锻炼。
6.2. 大田准备
6.2.1. 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爽,土层深厚,肥力条件较好且近5年内未种过瓜的水稻田。
6.2.2. 施足基肥。大棚内土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垡,结合地块东捣,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和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30公斤,或堆制过的饼肥1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和过磷酸钙25公斤。
.6.2.3. 整地作畦:保护地栽培作畦应取南北向,在6米宽的大棚中,作畦宽2.5米左右,中间开30~40厘米宽的沟,畦面呈龟背形,三沟配套,棚外沟要深,做到雨停水干,以防棚内温度过高,增加病害;避免积水造成裂果。
6.2.4. 搭搭棚、铺地膜:移栽前15~20天,搭好大棚铺好膜,移栽前一周铺好地膜,地膜要全覆盖,以利于提高图文和降低棚内湿度。3.6.3. 定植:一般在3月上旬左右。栽植密度:每亩450株左右,选择在冷尾暖头天气进行移栽。
6.4. 定植后大棚管理
6.4.1. 温度的管理:定植缓苗后注意通风降温。开花前营养生长期保持气温白天25℃以上,果实膨大期保持27℃以上,成熟期28℃以上。营养生长期昼夜温差要求10-13度,坐果后要求15度。
6.4.2. 肥水管理:在移栽时适浇活棵水,果实膨大期用赐保康500倍浇灌,促进果实膨大。
6.4.3. 整枝:一般采用双蔓整枝,4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条生长一致的强壮子蔓,其余及时摘除,在子蔓第8-10节选留2个发育良好的孙蔓坐瓜,坐瓜孙蔓在瓜后留2叶摘心。
6.4.4. 留果: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及时疏果,每批每株留4瓜。
6.4.5. 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高畦栽培,棚内地面全部覆盖地膜等措施,控制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要勤于检查,加强管理,发现病虫,及时选用生物性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一般在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亭林雪瓜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发生。
6.5.1. 蔓枯病:保持茎基部周围干燥;严格整枝,对人为造成的伤口要及时用“可杀得”涂治;精心检查,在蔓枯病刚开始发病时及时用阿米西达涂治。
6.5.2. 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2.5%抑快净分散性粒剂2000~3000倍液;或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
6.5.3. 白粉病:10%世高1000-2000倍液喷雾。
6.5.4. 粉虱:对粉虱防治要治早、治小,一旦发现虫情,及时选用生物及高校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做到每天观察,仔细识别,及时对症用药。防治方法:在刚发现虫情时,即用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绿卡)1500~2000倍液。
6.6. 后期管理
6.6.1防早衰:植株生长后期果实停止膨大前,可用狮马红720倍喷雾进行叶面喷雾,有利于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改善果实品质。6.6.2. 果实管理:在国时期,采取垫瓜、翻瓜等管理措施,防止裂瓜和烂瓜,提高产量和质量。
6.7. 适期采收:果实的成熟通常可根据果实发育期、果柄卷须形态,以及坐果节叶片形态等来判断。一般“亭林雪瓜”果实发育30天左右,果肉松脆爽甜时,即可采收。
6.8. 包装运输、贮藏:采收后给果实贴上商标,套上网袋,按照商品等级分级包装。运输中应防止机械损伤、曝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混运。临时贮藏,选择阴凉、通风、干净的地方进行,严防日晒、雨淋;长时间贮存,应存入低温冷库。

包装规范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执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1. 申请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区域范围;
2. 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 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执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范围、数量及相关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1. 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亭林雪瓜的名称及公共标识图等)
2. 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履行以下义务:
1. 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执有人的监督检查。
2. 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3. 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监督。

产品百科
亭林雪瓜,上海市金山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亭林雪瓜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朱行一带的珍贵农家甜瓜品种,也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雪瓜状呈倒卵形,花蒂部较大,“肚脐”凸起,瓜皮雪白,有纵棱十条,肉质脆嫩,味甜,是甜瓜中的上品。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亭林雪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亭林雪瓜
产地名称
上海市金山区
品质特点
口感汁多,味甜,质松脆细嫩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231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5年2月10日

亭林雪瓜产品特点

亭林雪瓜感官特征

亭林雪瓜果肉亭林雪瓜果肉

亭林雪瓜果实高圆,上小下大,果皮乳白色(设施栽培为白绿色),极薄,脐部圆形凸出,有10条浅棱沟,单果重350克左右。果肉白绿色,肉厚1.5-2.0厘米,种腔较大,瓜瓤籽少多汁。口感汁多,味甜,质松脆细嫩,中心折光糖含量12%-14%,香味浓郁,风味独特。

亭林雪瓜品质指标

经科学检测,每100克的亭林雪瓜产品中,其氨基酸组成含量在1100毫克/100克-1400毫克/100克,维生素C含量在9毫克/100克-11毫克/100克,膳食纤维含量在1.0克/100克-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在1.0克/100克-1.2克/100克,总糖含量在6.0克/100克-7.0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1.2%-1.5%,果糖含量在1.2%-1.4%。

亭林雪瓜产地环境

亭林雪瓜土壤地貌

亭林雪瓜亭林雪瓜

金山处于太湖流域蝶型洼地南部,地势地平,地面高程大部分3.6-4.5米,金山耕地的土体原系湖泊沉积、河湖交互沉积、江海交互沉积和江河冲击四种母质为基础,经过自然潜育与长期耕作而形成的水稻土,共分为3个亚类,12个土属,27个土种,其中以青黄泥、黄斑青紫泥、青紫泥、青黄土和黄泥头5个土种,占耕田面积的79.12%。

金山土壤的基本特点是:高度熟化,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部分缺磷,质地偏重,地下水位偏高。各类土壤的酸碱度(pH)值在6.68-6.74之间,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水平高,适宜亭林雪瓜的生产。

亭林雪瓜水文情况

金山地区年平均降水量1127.3毫米。各水文测站年降水量监测值1026.5毫米-1329毫米之间,全区降水量由西向东逐减。梅雨期平均雨量138.3毫米。汛期降水量569.6毫米,占年内降水量总量50.5%。杭州湾金山嘴海域年平均高潮位3.85米,内河平均水位2.48米。全区区域地表水资源总量73.15亿立方米、潮水量38.6亿立方米,水量丰盈,水质优良。
亭林雪瓜亭林雪瓜

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共有河道1559条(不包括塘浜、洼地662条),其中市级河道4条,总长37.6公里;区级河道35条,长272.11公里;镇级河道175条,总场481.02公里;村级河道1345条,长1354.39公里,总计长度为2145.12公里,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河网密度平均为3.64公里/平方公里,各级河道的河口水面积为42.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7.15%。

2015年,金山区境内有3米以上(含3米)水闸370座,其中单闸289座,套闸81座,3米以下水闸204座。灌溉泵站813座,有效灌溉面积35.82万亩。排涝泵站215座,排涝控制面积32.66万亩,圩区37个,总面积35.98万亩。金山沿海一线海塘26.58公里已全部达到百年一遇加11级台风正面袭击的防御标准。

亭林雪瓜气候情况

金山地区位于北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分明,春秋短而冬夏长。降水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较长,宜于稻、麦、棉、油菜等农作物生长。
亭林雪瓜亭林雪瓜

年平均气温15.7℃。区境东南滨杭州湾,受海洋影响,与西北部在热量条件上略有差异:温差较小,冬暖夏凉;但总体来说,平均温度相差不大,对热量分布影响不大。

降水量多寡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干燥多雨,夏季暖湿多雨。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个季节。3-9月平均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雨量的八成左右,且各月雨量多在100毫米以上。平均年降水量1175.7毫米,年降水日数133.3天。雨量充沛,植被丰富,农业生产发达,以稻米、小麦、油菜为主,瓜果资源丰富。
初霜期在11月下旬,终霜期在4月上旬,全年无霜期约2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5-9月为汛期,汛期降雨量约占全年的60%。常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最多风向为北风和东南风,常年超过17米/秒的极大风速出现次数为10.2次。

亭林雪瓜历史渊源

亭林雪瓜亭林雪瓜

亭林雪瓜在金山至少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当地农村有着“小白瓜”、“地瓜”等俗称,也是上海“四大名瓜”之一。许多当地人还记得,小时候农村许多人家都会在自家自留地或责任田里种点雪瓜,夏日里农活干累了,就地摘一只瓜来消暑解渴。

然而,随着优质瓜果品种的层出不穷,原本就有抗病性差、不耐储运等缺陷的亭林雪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的农村阿婆,还在宅前屋后种几株小白瓜,让儿孙们在夏天下乡来能吃到“儿时味道”、“乡土味道”。
2013年,为保护并开发亭林雪瓜产业,亭林镇将其作为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建立生产基地,投入科研力量进行品种改良。经过农科人员的提纯优化、大棚规模化种植后,亭林雪瓜重出江湖。
2014年起,一度近乎绝迹的亭林雪瓜大规模重返市场。

亭林雪瓜生产情况

2014年,亭林雪瓜种植面积近500亩,亩产量达1400-1500斤,亩产值达14000元左右。
2017年,亭林雪瓜生产面积428.5亩,总产量490.63吨,亩均产值22756.8元,总产值975.1万。

亭林雪瓜产品荣誉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亭林雪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亭林雪瓜地理标志

亭林雪瓜地域保护范围

亭林雪瓜农产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金山区行政区域内,以亭林镇为核心生产区,包括枫泾镇、朱泾镇、吕巷镇、廊下镇、张堰镇、金山卫镇、山阳镇、漕泾镇和金山工业区的现所辖行政区域,保护范围整个金山区行政区域。

亭林雪瓜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
建立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生产基地,产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NY5109-2005《无公害食品西甜瓜产地环境条件》。在符合条件的产地,选择地势高爽、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力中等、交通便利、五年以上未种过瓜类和茄果类作物的田块,以稻茬田为佳。
2、品种选择
选择亭林雪瓜为栽培品种
3、生产控制
亭林雪瓜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全过程必须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NY5111-2002《无公害食品西甜瓜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育苗:采用常规营养钵育苗。
栽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上旬。
栽植密度:爬地栽培,双蔓整枝,每667平方米栽450株为宜。
整枝留果:爬地栽培一般采用双蔓整枝,孙蔓坐瓜,每株留4果。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中等肥力的土壤,基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菜饼150千克,或有机肥1000-1500千克,含硫三元复合肥3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膨瓜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用复合肥25千克左右。
水分管理:果实膨大时以水调肥,以滴灌方式施入,采收前10天停止灌溉。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肥料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4、采收及处理
根据计算果实开花至成熟的天数以及观察果实的外观,确定果实采收期,成熟的果实能充分表现出品种的特征。采收后给果实贴上商标,套上网袋,按照商品等级分级包装。
5、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生产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防治情况、投入品出入库和使用情况以及技术措施进行全面记录,以备查阅。
6、亭林雪瓜生产技术规范
亭林雪瓜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标准如下:
本标准规定了亭林雪瓜的田块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肥水管理、整枝留果、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金山区符合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生产的亭林雪瓜。
6.1、育苗及苗床管理。苗床营养钵排放要紧密、高低一致,电加温线应在播前2至3天预先布好加温,然后一钵播一粒籽,种子平放,芽脚向下,播后及时覆盖好厚1公分左右、消毒过的盖籽泥,上面平盖一层地膜防治水分蒸发,最后搭棚覆膜。
苗床管理以掌握温度为中心,出苗前要密闭不通风,床温保持30℃适宜,一旦幼芽出土70%就应揭去地膜,幼芽出土后应适当注意防风透气,降低棚温到20-25℃。当幼苗真叶出现后,适当提高棚温到25-28℃。幼苗两片真叶展平后,揭膜通风,苗床夜间温度可逐渐降低至12℃,进行定植前的锻炼。
6.2、大田准备
6.2.1、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爽,土层深厚,肥力条件较好且近5年内未种过瓜的水稻田。
6.2.2、施足基肥。大棚内土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垡,结合地块东捣,一次性全耕层施足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公斤和过磷酸钙25公斤,复合肥30公斤,或堆制过的饼肥15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和过磷酸钙25公斤。
6.2.3、整地作畦:保护地栽培作畦应取南北向,在6米宽的大棚中,作畦宽2.5米左右,中间开30-40厘米宽的沟,畦面呈龟背形,三沟配套,棚外沟要深,做到雨停水干,以防棚内温度过高,增加病害;避免积水造成裂果。
6.2.4、搭搭棚、铺地膜:移栽前15-20天,搭好大棚铺好膜,移栽前一周铺好地膜,地膜要全覆盖,以利于提高图文和降低棚内湿度。
6.3、定植:一般在3月上旬左右。栽植密度:每亩450株左右,选择在冷尾暖头天气进行移栽。
6.4、定植后大棚管理
6.4.1、温度的管理:定植缓苗后注意通风降温。开花前营养生长期保持气温白天25℃以上,果实膨大期保持27℃以上,成熟期28℃以上。营养生长期昼夜温差要求10-13度,坐果后要求15度。
6.4.2、肥水管理:在移栽时适浇活棵水,果实膨大期用赐保康500倍浇灌,促进果实膨大。
6.4.3、整枝:一般采用双蔓整枝,4真叶时摘心;选留两条生长一致的强壮子蔓,其余及时摘除,在子蔓第8-10节选留2个发育良好的孙蔓坐瓜,坐瓜孙蔓在瓜后留2叶摘心。
6.4.4、留果:当幼果长到鸡蛋大小时,要及时疏果,每批每株留4瓜。
6.4.5、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采用高畦栽培,棚内地面全部覆盖地膜等措施,控制棚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同时要勤于检查,加强管理,发现病虫,及时选用生物性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一般在采收前7-10天停止用药。亭林雪瓜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和白粉虱等病虫害的发生。
6.5.1、蔓枯病:保持茎基部周围干燥;严格整枝,对人为造成的伤口要及时用“可杀得”涂治;精心检查,在蔓枯病刚开始发病时及时用阿米西达涂治。
6.5.2、霜霉病: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2.5%抑快净分散性粒剂2000-3000倍液;或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
6.5.3、白粉病:10%世高1000-2000倍液喷雾。
6.5.4、粉虱:对粉虱防治要治早、治小,一旦发现虫情,及时选用生物及高校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做到每天观察,仔细识别,及时对症用药。防治方法:在刚发现虫情时,即用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绿卡)1500-2000倍液。
6.6、后期管理
6.6.1、防早衰:植株生长后期果实停止膨大前,可用狮马红720倍喷雾进行叶面喷雾,有利于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改善果实品质。
6.6.2、果实管理:在国时期,采取垫瓜、翻瓜等管理措施,防止裂瓜和烂瓜,提高产量和质量。
6.7、适期采收:果实的成熟通常可根据果实发育期、果柄卷须形态,以及坐果节叶片形态等来判断。一般“亭林雪瓜”果实发育30天左右,果肉松脆爽甜时,即可采收。
6.8、包装运输、贮藏:采收后给果实贴上商标,套上网袋,按照商品等级分级包装。运输中应防止机械损伤、曝晒、雨淋,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混运。临时贮藏,选择阴凉、通风、干净的地方进行,严防日晒、雨淋;长时间贮存,应存入低温冷库。

亭林雪瓜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执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1)申请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区域范围;
(2)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3)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执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范围、数量及相关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1)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亭林雪瓜的名称及公共标识图等)
(2)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和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履行以下义务:
(1)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执有人的监督检查。
(2)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3)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监督。

亭林雪瓜历史文化

在亭林镇,凡是上了些年纪的人,都知道亭林雪瓜的传说,那是善良的瓜农与感恩的白鹳之间的感人故事。
亭林雪瓜亭林雪瓜

相传百年前,林家桥已形成小集镇,姓林者居多,大多是瓜农。有一年,这里突遇暴风雨,打落瓜花,根烂,不结果。一林姓瓜农偶然发现高地上有一根粗壮的瓜藤,他俯身细看,发现此藤成活的原因是一只鸟被大风吹折翅膀,摔下来压在藤上,故而瓜花未被吹落。3天后,这根藤成活了。在这位瓜农的精心管理下,这根藤上长出了一只瓜。同时瓜农细心呵护这只名叫白鹳的鸟。一天,这位瓜农在瓜棚入睡后梦见一白衣书生对他说:“如果你要瓜甜,我给你3粒瓜籽。”不料瓜农未接住,瓜籽掉在地上。他一着急,梦就醒了。那根藤上的瓜成熟后,那只白鹳就来啄瓜。瓜农骂着赶它:“我救了你,你反而啄我的瓜。”白鹳飞走了,后又飞回来,并叫了几声,瓜农仍赶它走。白鹳在空中不停地盘旋,鸟屎落在瓜农额头上,瓜农擦屎时发现鸟屎中有几粒瓜籽,大且金黄锃亮,才明白这是白鹳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从此,这位瓜农用白鹳赠送的瓜籽种出来的瓜与众不同。因白鹳羽毛雪白,故取此瓜名为雪瓜。

当年林家桥是一个小集市,位于亭林镇油车村境内。随着时代的变迁,林家桥被拆除,很多住在林家桥附近的种瓜农户搬迁至了亭林镇附近,由于雪瓜在林家桥很有名,林家桥被拆除,故林家桥雪瓜渐渐被人们称为亭林雪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