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黄山羊是在罗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由自然选育和人为选育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优良肉用品种,有体型较大、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善攀爬、喜登高、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
罗平黄山羊品种来源无据可查,但是翻阅罗平周志可看到,据康熙二十四(公元1685)年《罗平周志(卷之二)》赋役志物产毛部“牛、羊、鹿、虎……”,整个牲畜的物产记载中“羊”排列在第二位,这说明我县历史上羊的数量已经很多。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区域,除汉族外,彝族为较多的少数民族,彝家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时都要杀牛宰羊进行祭祀活动。通过代代相传和民族混居的相互交流,“火把节”已经成为我县全民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吃牛羊肉都成一个传统,因此,在我县养羊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彝家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其养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1992年曲靖地区行署畜牧局组织开展的曲靖地区种畜资源普查发现该品种,数量已上万只,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意义,并取名为“长底山羊”,集中分布于我县的九龙、长底、钟山、鲁布革、大水井等乡
镇。该地区属湿热河谷地区,河谷幽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多,是野山羊出没的地方,由于其多栖息和出没在悬崖峭壁上,也称为岩羊,其体型外貌、生活习性都跟家养黄山羊很相似,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
生活习性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1997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罗平县畜牧局牵头,在我县的旧屋基彝族乡开展科学养羊综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97年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盛志廉和连林生两教授视察后,因鲁布革电站及其库区一带分布数量多、体型好,建议改为“鲁布革山羊”,1999年建立保种选育场。2008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县黄山羊的知名度,早日唱响我县黄山羊品牌,才将“鲁布革山羊”更名为“罗平黄山羊”, 2009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及评审,2010年1月15 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罗平黄山羊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1. 土壤地貌情况
养殖区的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河谷槽区有部分冲积土及黑色腐质土,偏酸性。境内群山起伏,江河纵横,受九龙河、块择河、黄泥河、南盘江等河流的切割,形成了山区、坝区、河谷槽区及岩溶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和半山区占90%以上,最高海拔2467.9米,最低海拔781米,平均海拔1600米,适宜养殖的海拔在1200~2000米的山区或半山区。
2. 水文情况
水源条件不均衡,坝区及河谷区较好,山区多缺水,环境污染少,水质可达到I、II类标准,含钙高,偏酸性。山羊的饮用水以山泉水、河水、坝塘水或自来水等为主,无工业污染。
3. 气候状况
气候带为温带及亚热带,主要特点是春季少雨,夏季雨量充沛,秋冬
季多为雾雨天气,阴雨绵绵,日照稀少。年平均气温15.1°C,最高月均温21.3°C,最低月均温6.2°C,无霜期281.9天,年平均降雨1743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年蒸发量1463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65小时,常年南北风向,冬季平均风速2.2米/秒,夏季平均风速2米/秒。
罗平黄山羊产地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境内,涉及罗雄镇、板桥镇、钟山乡、长底乡、旧屋基乡、大水井乡、鲁布革乡、九龙镇、马街镇、阿岗镇、富乐镇、老厂乡十二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7′~102°43′,北纬24°33′~25°25′之间,南北长128公里、东西宽68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018平方公里,年存栏15万只。
1. 外在感官特征
体形:罗平黄山羊体型体形较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似于桶状,后肢略高于前肢,身体灵活而敏捷。
毛色:体躯被毛80%以上为浅黄色,头顶、鼻梁两侧、背线、腹线、尾尖、四肢下部为黑色。
头:头中等大小,额宽平,眼大有神,鼻梁平直,耳中等大小稍向前向上外倾,角粗呈倒八字微向外旋。
体躯:劲粗长适中,背腰平直,胸部宽深,肌肉丰满,尻稍斜,腹部紧凑,尾短上举。胸宽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后躯稍高,腹平不下垂。
四肢:粗壮结实,蹄质坚实呈黑色。
2. 内在品质指标:鲜羊肉呈鲜红色,有其自身特有的膻味,膻香而不臭,皮薄而少脂肪,易熟化。肉质鲜香可口,营养丰富。其中,成年羊肉质中蛋白质含量≥16%、粗脂肪含量≥10%、氨基酸总量≥12%、水分含量≤75%。
3. 质量安全规定:罗平黄山羊产品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1. 场地选择
养殖区一般选择在海拔1200—2000米,平均气温15.1℃,无霜期在281.9天,降雨量1800毫米,日照时数1900小时的山区或半山区养殖。该区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灌丛林丰富,罗平黄山羊百分之八十的食物都是以采食灌丛林的叶子为主,有利益于罗平黄山羊的生长繁育。
2. 品种选育
罗平黄山羊是地方特色品种,在当地有300多年养殖历史, 2010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品种选育采用本品种继代选育、提纯复壮,不近亲繁殖,不引进杂交。
3. 养殖技术规程
3.1. 羊舍地点选择
羊舍建设必须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不受周围环境污染,同时也不能给周围的环境带来影响,与交通运输干线、工矿区、人畜饮水源等地方的距离必须在1000米以上。
3.2. 羊舍建设标准
羊舍建设可采用单列式和双列式。按性别、年龄、生长阶段设计羊舍,养殖密度产羔母羊2.0平方米/只、种公羊单饲4.0~6.0 平方米/只、群饲2.0~2.5 平方米/只、青年公羊1.0 平方米/只、青年母羊0.7~0.8 平方米/只、断奶羔羊0.2~0.3 平方米/
只、肉羊(当年羔)0.6~0.8 平方米/只。运动场面积为羊舍的1.5~2.0倍。
羊舍采用高床漏厩方式建设,高床漏厩规格:床高1.0~1.5m、漏缝2cm,选用材料不限。
羊舍设计应能通风、保温、隔湿。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冬季产羔舍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一般羊舍0℃以上,夏季舍温应不超过30℃。
3.3. 饲养方式
罗平黄山羊以白天放牧晚上关圈方式饲养,常年自然放牧,自由采食,每天早上10:00~11:00时放牧,晚上6:00左右收牧,放牧群体一般在30~60只。羔羊30日龄前不出牧,靠母羊自然哺乳,30日龄后跟随母羊由近及远放牧。不作种用的公羊或羔羊一律去势,羔羊出生后15天左右就必须去势,去势后的羊统称羯羊,羯羊性情温顺,管理方便,节约饲料,肉的膻味小。
采食食物以天然牧草和天然灌木林为主,配种旺季的公羊、怀孕期、哺乳期的母羊、幼龄小羊必须给以适当补饲。冬、春季牧草欠缺,白天采食不足,晚上对全群给予补饲,补饲原料以玉米为主,补饲原料应符合NY5150的规定。
3.4. 疫病防治技术
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当地兽医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适时对羊群开展免疫注射,定期对羊群进行体内外驱虫。
3.5. 免疫措施
采取群防群控、点面结合、不留防疫死角的方式进行。每年生产的羔羊,满30~40日龄时注射山羊三联四防苗,每年三、四月份,做好山羊口蹄疫疫苗、山羊痘疫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的免疫注射,满20日后,再进行山羊口蹄疫、山羊痘二次强化免疫。山羊口蹄疫疫苗免疫期限半年、山羊痘疫苗免疫期限一年、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免疫期限一年。
做好免疫监测,由当地的兽医员对已经做过疫苗的羊只抽样采血送县级以上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免疫抗体测定。
羊群的免疫应符合NY5149的规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后彻底消毒。
3.6. 疫病监测
由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相关规定制定疫病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3.7. 兽药和使用
商品羊严格执行药物休药期,发生疾病的羊只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作为商品出售,不得食用,治疗使用药剂应符合NY5148的规定。
3.8. 驱虫
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物定期对羊群进行体内外驱虫。体内驱虫采取春秋两季驱虫;体外驱虫,在夏秋季外界媒生物较多时节采取15~
20天驱虫一次,冬春季驱虫1~2次,商品羊驱虫后达不到休药期不得出售,不得宰杀食用。 ?
3.9. 卫生消毒除害定期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对羊舍、运动场、羊舍周围、污物堆放点、下水道进行消毒处理。
定期用来苏尔、百毒杀等消毒药和紫外线灯对羊群和生产用具进行消毒。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
定期选用高效安全的药物对羊舍内及周围进行灭鼠、蝇、蚊等有害生物。
3.10. 病、死羊处理措施
对可疑病羊采取隔离观察、诊治,痊愈后,才能归群,非传染病死亡的羊只经过放血后,可以食用。因传染病而死亡的羊尸体按照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 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11. 污染物、废弃物处理
羊群产生的粪便必须堆放于指定地点,采用堆积或沼气池发酵方式处理,处理措施和结果必须达到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羊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18596的规定.
3.12. 出栏、屠宰
罗平黄山羊养殖到18~24个月,体重:羯羊35-50㎏、母羊30-40㎏为最佳出栏期。商品羊调运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GB 16549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出栏上市或屠宰。羊肉产品安全、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屠宰厂符合GB/T17237-2008《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育种场培育的种羊满8个月即达到性成熟,满12个月即可配种使用,其出售调运必须符合GB 16567的规定。
3.13. 生产记录
养殖户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羊只来源、群体结构(公羊数、母羊数、羯羊数、羔羊数)、疫病防治、药物使用、销售情况等。
育种场的生产记录内容包括:
a) 育种记录:羊群来源、羊只标记、系谱及有关报表记录。
b) 生产性能记录:发情、配种、妊娠、流产、产羔和产后监护记录。
c) 体重、体尺测定记录:初生体重、(四月龄、六月龄、周岁)的体重、体长、体高、胸围、胸宽、胸深、尻宽、管围记录。d) 防治病记录:药物处方和免疫记录。
e) 出入场记录:调出入、病死羊等记录。
记录资料必须保存3年以上。
严格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使用制度。在保护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签定标志使用协议,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 中文名
- 罗平黄山羊
- 产地环境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
- 品质特点
- 体形较大,结构匀称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2014年第2179号
- 批准时间
- 2014年11月18日
罗平黄山羊产品特征
罗平黄山羊感官特征
罗平黄山羊品质指标
罗平黄山羊产地环境
罗平黄山羊土壤地貌
罗平黄山羊养殖区的土壤多为红壤和黄壤,河谷槽区有部分冲积土及黑色腐质土,偏酸性。境内群山起伏,江河纵横,受九龙河、块择河、黄泥河、南盘江等河流的切割,形成了山区、坝区、河谷槽区及岩溶和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和半山区占90%以上,最高海拔2467.9米,最低海拔781米,平均海拔1600米,适宜养殖的海拔在1200-2000米的山区或半山区。
罗平黄山羊水文
罗平黄山羊气候状况
罗平县气候带为温带及亚热带,主要特点是春季少雨,夏季雨量充沛,秋冬季多为雾雨天气,阴雨绵绵,日照稀少。年平均气温15.1°C,最高月均温21.3°C,最低月均温6.2°C,无霜期281.9天,年平均降雨1743毫米,多集中在5-8月份,年蒸发量1463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1.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65小时,常年南北风向,冬季平均风速2.2米/秒,夏季平均风速2米/秒。
罗平黄山羊历史渊源
罗平黄山羊品种来源无据可查,但是翻阅罗平周志可看到,据康熙二十四(1685年)年《罗平周志(卷之二)》赋役志物产毛部“牛、羊、鹿、虎……”,整个牲畜的物产记载中“羊”排列在第二位,这说明罗平县历史上羊的数量已经很多。
罗平黄山羊生产情况
罗平黄山羊产品荣誉
罗平黄山羊地理标志
罗平黄山羊地域保护范围
罗平黄山羊质量技术要求
-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
特定生产方式
-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