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紫皮石斛

龙陵县石斛协会 【管理

原产地云南

– 产地市县: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药材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172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茎呈紫色,茎节粗长,干物质高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3年第190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12月31日
产品介绍

龙陵紫皮石斛俗称“黄草”,别名“吊兰花”、“紫草”。龙陵人工种植紫皮石斛历史悠久,传统作为民间养生中草药与观赏花卉种养。据龙陵县供销合作社志(1952-1985)记载:1952年全县黄草收购数量为500千克。因其多糖含量高,深受浙江等客商青睐,仅凭现有的野生资源难于满足市场需求。1986年,龙陵县原河头乡河头村、尹兆场村,龙山镇的核桃坪村农户开始仿野生种植,90年代初期,开始移活树种植。1999年县政府支持紫皮石斛组培苗技术开发,2008年全县先后成立兆丰、永丰、万金、富民、正才五个专业合作社。2008年以来,县委政府把紫皮石斛产业纳入农业“422工程”作为亿元特色产业来重点打造,生产上积累了活立木放养、活树移植放养、木槽放养、床式栽培、支架横木五种栽培模式;开发了紫皮石斛茶、枫斗、石斛粉胶囊等产品。2008年成立了龙陵县石斛协会,全县10个乡镇设十个分会;2009年制定并发布了《紫皮石斛》云南省地方标准。同年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紫皮石斛网膜架床横木种植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2011年11月17-19日第五届中国石斛发展论坛在龙陵召开,会议期间中国中药协会授予龙陵“中国紫皮石斛”之乡,同年获得《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已形成“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
紫皮石斛在龙陵种植已具一定规模,紫皮枫斗味甘、柔韧、粘性强、富光泽,深受消费者喜爱,主要销往浙江、上海等省、市(区)及国外,市场前景广阔,价格逐年上涨,其面积、产量都在不断增加,在当地经济总收入中的比重逐年扩大。龙陵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县石斛产值达15亿元以上。

生态环境

1. 地质与地貌
种植区地处滇西横断山脉高黎贡山支系南延部,余脉诸山纵横全境,地貌多为中山深切割峡谷地貌,地势北部和中部高,向东西两侧倾斜,爪状山原自西向东横断。区域内最高海拔3001.6米,最低海拔535米,适宜种植在海拔1300-2100米的亚热带和温凉带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7.85%,自然生态环境优越,适合紫皮石斛生长。
2. 土壤质地
种植区土壤类型以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为主,PH值在4.6-6.7之间。适合紫皮石斛附着物和基质生长。
3. 水文状况种植区境内主要流经的河流有18条,属于怒江和龙川江两大水系,其中:苏帕河、勐梅河、公养河、芦根河、芒允河、德赛河、闷寨河、天宁河、堵墩河、芒关河、腊勐河、中涨河、拱线河汇入怒江;香柏河、河冲河、坝竹河、赧等河和董棕河汇入龙川江。水资源丰富,有利于龙陵紫皮石斛生长。
4. 气候状况
种植区域内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寒、温、热三种类型气候具全。历年最高气温29.9 ℃,历年最低气温-2.6℃,平均气温14.9℃,≥10℃以上的有效积温 4696 ℃,年均无霜期为237天,年均日照时数207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9-59%,年均降雨量2110毫米,相对湿度84%,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有利于气孔及气生根吸收营养和水分,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石斛物质的积累和转化。多雨、低温、寡照的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紫皮石斛生长。

地域范围

龙陵紫皮石斛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区域保护范围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境内,涉及龙陵县的龙山镇、龙新乡、镇安镇、象达乡、平达乡、勐糯镇、碧寨乡、腊勐乡、龙江乡、木城乡共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0′,东西横距 64 公里,南北纵距 78 公里。种植面积1000公顷,年产量2190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观特征
1.1. 鲜品: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有的间有褐色斑,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略具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园柱形,横断面圆形,节间微胖;节明显,节间1.3cm~2.2cm,不分枝,茎粗2mm~6mm,基部下延为抱茎的鞘,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
1.2. 枫斗:未抛光呈银灰色,抛光后呈黄绿色或暗红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具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滞感。呈螺旋形,一般为2-4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8cm,直径0.2-0.3cm,表面有细纵皱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
4.2内在品质特征:
2.1. 鲜品
水分≤85%, 粗多糖:鲜品干燥后≥ 28% 。
2.2. 干品(枫斗)
水分≤12%,灰分≤6.0,酸性不溶性灰分≤1.0,浸出物≥ 10,粗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28%。
龙陵紫皮石斛具有养胃生津、滋阴除热之功效。
3. 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应符合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1-2009要求。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3-2009;质量安全要求执行云南省紫皮石斛地方标准DB53/T290.4-2009。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
龙陵紫皮石斛产地选择海拔高度1300-2100米的亚热带和温凉带山区。距离交通产干道100m以外,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光照充足、空气相对湿度大,早朝阳或南北向、水源丰富的阳坡地、稀疏林、低产农田、台地等区域种植。
2.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人工训化本地野生紫皮石斛。栽培条件和技术模仿野生紫皮石斛生长的人工化栽培;要求选育品种适应性、抗逆性强,丰产性好;采用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培育种苗。
3. 种植技术
3.1. 整地
种植地是台地的,要将杂草、农作物茎杆及生在土中的根挖出、晒干、集中用火烧毁,消除越冬病虫源,同时修排水沟防止积水再。种植地是坡地的要将地边的树枝砍下,集中烧毁,同时喷施除草剂和杀虫剂,再做栽培架。林地按等高线3-4m行株距砍除多余林木,每亩留树50余株,所留树3米以下的树枝全部修除,挖去树桩、杂草,同时用杀虫剂防除林下害虫。
3.2. 设施设备条件准备与栽培槽、床制作
龙陵紫皮石斛以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为宜,配备遮阳网、
喷雾和灌溉设备。用边皮木板等材料制作成长190cm,上口宽25cm,下底宽15cm ,高20cm的槽,将做好的槽置于离地面一端70cm,一端40cm的支架上,5个槽排成一排,便于日后管理。也可用木板、石棉瓦等材料做成栽培床,床高15cm。将床置于高70cm,宽90cm,长根据地形而定的架子上。
3.3. 基质制作与铺设
基质主要由树皮(碎成小块,除去粉末)、刨花、腐熟农家肥、绿肥、草木灰等组成,按一定配比制作,农家肥不宜超过15%。所配基质要疏松、透水、透气性好并有适宜的营养,使用前应进行消毒。将基质铺在栽培槽或床上,厚5-10cm,可分两层铺设,底层铺设较粗基质厚5cm,以透水、透气为主,上层铺设较细基质厚5cm,以保水保肥为主。也可用基质按20cm行距作成埂,将石斛苗直接种在埂上。
3.4. 定植
3.4.1. 种苗处理
将分级后的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浸泡5min-10min),处理后直立在阴凉地方存放,切忌横放和堆放。
3.4.2. 定植时间
春季:3月-5月;秋冬季;8月-9月,以春季定植为主。
3.4.3. 定植方法
A活立木放养法。选择适宜石斛生长的优良附主,如杞木、红木、椿木、核桃等树种,放养前应进行清林和疏枝工作,使林下透光度达25—35%,放养时采用自上而下,用塑料薄膜条呈螺旋状缠绕,将石斛种苗固定在相应的(按15×20厘米的距离)位置上。
B、活树移植放养法。选择易成活的榕树、刺桐、蜜筒等树种,按一定的株行距(1×1.5m或1×1m,每亩444—667株),树高3—4m,先将树种活后进行放养,放养时从树两侧自上而下,用塑料薄膜条呈螺旋状缠绕,将种苗按10-20cm株(丛)距捆绑,根据树的大小放养石斛苗35-65株(丛),最下面一苗距地面45-100cm。
C、木槽放养法。利用木材加工的边皮废料,作成底宽约15cm,高10—15cm,口宽30cm的木槽,木槽置于架上,架做成高低式,使木槽形成一定的倾斜度,将基质铺于槽底约3—5cm厚,将种条固定在
两边木板上或在槽中加放圆木,将种条植于圆木上。
D、床式栽培法。利用木材加工的边皮废料、石棉瓦、塑料网作
成高架床,床宽1—1.4m,床高0.6-0.9m,长度视地形而定,床上铺5—10cm的基质,在基质上植苗。
E、支架横木法。利用山区阶地先在阶地内埂离台面60厘米开挖一宽深约30厘米的水平台,然后将胸径约15厘米的活立木连根挖出,经整枝后将根部置于平台上,上复土护根使之成活,前端置于架上,并呈稍上扬之势,以利成活后的养分水分的输送,然后将石斛植于圆木两侧。
3.5. 田间管理
3.5.1. 遮光
龙陵紫皮石斛忌阳光直射暴晒或长期阴暗,一般要求有10-12h的60%-70%的光照强度的光或散射光,因此要在生长期用75%的原生遮阳网遮光。
3.5.2. 温湿度管理
紫皮石斛适宜生长温度为14℃-18℃,空气湿度60%-85%。
3.5.3. 水分管理
龙陵紫皮石斛栽种后应保持湿润的气候条件,基质以偏干为好,栽种后视植株生长情况,在第三天开始可以进行第一次浇水,使基质持水量在30%左右。若天干,结合追肥进行灌水,但不能过多。遇伏天干旱,可在早晚利用喷雾浇水。多雨地区,应用塑料薄膜搭成雨棚,并及时排水。
3.5.4. 防冻
选择在无霜区种植。如在有霜区种植,应视情况进行防冻,有的地块在苗床上加盖塑料薄膜就行,但有些地块必须加盖草帘或编织袋等,降低基质含水量。3.3.5.5施肥
生产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底肥用腐熟的农家肥、绿肥、刨花、草木灰、树皮为主;追肥以沼液为主,生长前期沼液比例1:5兑水喷施,以后逐渐增加浓度达1:2沼液喷施。也可每次用农家肥0.1-0.15㎏/㎡。秋季期停止追肥,冬季休眠期和低温时严禁施肥。
3.5.6. 病虫害防治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
准则按GB4285和GB/T8321.1-8321.8执行。
4. 采收与加工
4.1. 采收
采收时间为11月至次年1月。采收实行采嫩留老,选择叶片普遍脱落,茎条呈灰白色的当年生成熟茎条,并于茎基部以上留一个带肉质的茎节处用利刃切下采收。采收后及时剔除残叶,按2-3kg/把捆扎,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晒、防冻。
4.2. 加工
4.2.1. 枫斗加工
将紫皮石斛鲜茎去叶和杂质,剪成5-8cm短段,放在温度60℃的钢筛上,烘50-60分钟,适当翻动,使其均匀变软,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烤好茎段的一端,右拇指和食指顺着茎的纹路呈螺旋状适当用拇指压下,以固定鲜条,形状保持两头小中间大,固定用稻草绷紧,继续在温度为60℃火盆上烘烤,做到两次定型。定型后干燥。
4.2.2. 石斛粗粉加工
枫枓加工抛光后→100目钢筛粉碎。
4.2.3. 石斛超微粉加工
粗粉→400目钢筛粉碎。
5. 生产记录要求:龙陵紫皮石斛生产的全过程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的技术措施,农药肥料使用情况、采收加工运输情况进行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包装规范

1. 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包装规格:鲜条:1千克/盒;枫枓:200克/盒;粗粉:1.5克/袋×40袋/条;超微粉:60粒/瓶,150粒/瓶。
2. 标识
标识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
3. 贮存
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场所和在阴凉、通风、干燥的环境进行贮存。
4. 运输
应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输过程应防止雨淋、暴晒,严禁与其他有毒有害物混运,防重压、潮湿和破损。

产品百科
龙陵紫皮石斛,云南省龙陵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龙陵县紫皮石斛属于兰科石斛属的一类优质石斛,其代表种为齿瓣石斛,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2000米区域的龙山、龙江、象达、平达、木城等乡镇,该类石斛以茎条表现为紫红色为显著特征。在现行市场收购价上,是仅次于铁皮(含铜皮)石斛的优质石斛。经上海复旦大学取样化验,其多糖含量达10.8%—11.6%,为霍山石斛多糖含量的60%。龙陵紫皮石斛主要特点和优势为分布广、产量大、质量好,茎呈紫色,茎节长、茎节重、茎直径大,干物质、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高,内在品质上乘、口感极佳。
紫皮石斛的功能与主治为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热病津伤,口干烦渴,胃阴不足,食少干呕,病后虚热,骨蒸劳热,目暗不明,筋骨痿软。
2013年12月3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陵紫皮石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文名
龙陵紫皮石斛
产地名称
云南省龙陵县
品质特点
茎呈紫色,茎节粗长,干物质高
地理标志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3年第190号
批准时间
2013年12月31日

龙陵紫皮石斛产品特点

龙陵紫皮石斛品质特性

龙陵紫皮石斛(学名齿瓣石斛)别名紫皮兰,属于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性落叶草本植物,为龙陵县原生种,几千年来主要附生于龙陵县境内海拔1200米—2400米山区半山区的多种树木上,是石斛优良品种。
龙陵紫皮石斛品种主要为龙紫1号、龙紫2号、龙紫3号。在龙陵县特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栽培的龙陵紫皮石斛,茎节长度最长可达4.2厘米,茎节鲜重最重可达10克,茎直径最大可达1.8厘米,每平方米产量可达2.75千克,产量明显优于其他地方的紫皮石斛和其他品种的石斛。

野生龙陵紫皮石斛野生龙陵紫皮石斛

龙陵紫皮石斛化学成分

龙陵紫皮石斛干物质含量高,内含β—胡萝卜苷(1)、β—谷甾醇(2)、(3)(4)、芦丁(5)、芹菜素—7—0—芸香糖苷(6)、芹菜素—7—0葡萄糖苷(7)、3,5—二羟基黄铜—7—0葡萄糖酸苷(8)、新甘草苷(9)九种化合物。以无水葡萄糖计的多糖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其它多种石斛的多糖含量,最小值39.1%、最大值58.4%,平均值46.64%。

龙陵紫皮石斛药用价值

龙陵紫皮石斛富含石斛多糖、石斛碱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解热镇痛、降血压、促进胃液分泌的功效。中医认为,石斛主要功能是养阴清热,益胃生津,并有补肾养肝,强筋明目作用,可治疗热病、伤暑、中暑、疰夏、胃病及肝肾亏虚所出现的发热烦渴、口燥咽干、汗出心悸、食少呕逆、胃痛嘈杂、视力减退、腰脚软弱、舌红少津等症状。
中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石斛,味甘,平,无毒。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五代十国时期《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
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气,脚膝疼、软弱,健阳,补肾积精。”
隋末唐初甄权《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积精。”
唐代开元年间道家经典《道藏》中记述:“石斛、天山雪莲、千年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石斛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明代名医贾所学《药品化义》补载:“治肺气多虚,咳嗽不止。”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石斛“俗方最以补虚,主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益精;厚肠胃,补内绝不足,逐皮肤邪热痒气,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脏,轻身延年”。
明代名医缪希雍《本草经疏》:“主伤中,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补内绝不足,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本草通玄》:“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
明代医学家倪朱谟《本草汇言》:“培养五脏阴份不足之药。”
清代名医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巳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痰,解暑,甘芳降气,称其为滋阴补肾珍品。”《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经肾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医学家周岩《本草思辨录》:“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
近代著名本草学家谢宗万赞石斛“脂膏丰富,滋阴之力最大。”
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石斛甘、微寒、归胃、肾经,具有益胃、滋阴清热的功效。”
石斛专家顺庆生、包雪声在合著的《中国药用石斛彩色图谱》一书中,对龙陵紫皮石斛给予高度评价:“目前产量较多,故大量用于生产加工枫斗,药商认为其质量不亚于铁皮石斛。笔者曾多次尝试,认为富含黏液,与铁皮石斛生产的枫斗难分上下,因而有人将之混充铁皮石斛枫斗,本植物可以考虑作为今后重点研究开发的种类之一”。

龙陵紫皮石斛产地环境

龙陵位于云南西部边陲,地处东经98°25′—99°11′,北纬24°07′—24°51′之间,怒江、龙川江左右夹持奔驶南下,地势呈上紧下疏,中部高而东西倾斜之势,“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的高黎贡山山脉由北向南伸入县境,与缅甸接壤,是典型的山区县。
龙陵全境山岭纵横,丘陵起伏,山高谷深,山脉河流相间排列。民国十九年(1930年)英国地理学家美特福夫人在《中缅边境游记》中写道:“龙陵,山峦四面回抱,遍山林木葱蔚,遥望如巨爪下攫,俯瞰大地,千里欠幅,如在画中,陵谷重叠,近绿远蓝,更远便泯灭为灰”。全县国土总面积2884平方千米,山区面积占98%,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3001.6米,最低海拔535米,跨越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六个气候带,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30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7.85%。境内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暖湿多雨、空气湿润、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干湿季明显、昼夜温差大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特点为龙陵紫皮石斛生长创造了“天然居室”,形成了龙陵紫皮石斛茎节长、茎节重、茎直径大,干物质、多糖和水浸出物含量高,产品内在品质上乘、口感极佳的特性。

龙陵地理

龙陵地理

龙陵紫皮石斛历史渊源

龙陵当地人称石斛为“黄草”、“吊兰花”。自古以来龙陵县民间就有因其花美而栽培观赏的历史,并且民间历代都将石斛做为中草药偏方运用。长期以来,龙陵民间一直有食用石斛的习惯,其中紫皮石斛鲜条炖鸡是民间比较受欢迎的传统菜肴,并逐步开发了石斛鲜条、石斛枫斗、石斛鲜榨汁等产品,把石斛入宴招待客人。一直以来,当地许多老年人在病危之际,家人为了帮其延续生命,经常把紫皮石斛榨成汁给老人喝,紫皮石斛也被称之“救命仙草”。龙陵县尖山寺(旧称“威灵寺”)的主持刘长青因常年采龙陵紫皮石斛当茶饮,寿命156岁(乾隆二十四年生,民国六年去世),验证了2500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关于对石斛“久服强筋骨,轻身延年”的记载。
20世纪50年代初期,龙陵供销社就开始大量收购紫皮石斛干品,统称“黄草”。
20世纪70年代末期,浙江药商开始纷纷涌入龙陵县,大量收购龙陵紫皮石斛,一部分将鲜条就地加工成“枫斗”,一部分将鲜品邮寄回浙江,龙陵的石斛资源为浙江药商铺就了一条致富之路,也成了山区农民增收的路子。
20世纪90年代初期,龙陵县开展人工种植石斛,龙山镇河头村部分村民率先在村寨周围四旁树上或天然林中进行仿野生放养,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迈出了龙陵人工种植石斛的第一步。
2001年,龙陵县在总结仿野生栽培成功的基础上,创造了用废弃木材制作成木槽或木床进行种植的生态种植模式。
2008年,龙陵县把石斛产业作为农业“422”工程中的一项亿元产业来培植,推动石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龙陵紫皮石斛生产情况

2012年,龙陵县完成石斛新植125.9万平方米,全县石斛种植总面积达299.4万平方米,实现石斛鲜条产量1600吨,农业产值3.36亿元,全县石斛种植户达1.2万多户,带动4.8万多人脱贫致富。龙陵紫皮石斛产量占中国的70%以上、云南省的80%以上、保山市的90%以上。
2013年,龙陵石斛净栽培面积515.8万平方米,鲜条产量2600吨,农业产值2.6亿元,种植户达1.2万多户,枫斗加工技术员1万多人。其中,龙陵紫皮石斛产量占了中国的70%以上。
2014年,龙陵县石斛种植户达1.2万余户,净种植面积达1.3万亩,鲜条产量2600吨,实现农业产值2.6亿元,实现加工产品产值5.05亿元,加工增值1.52亿元。龙陵石斛种植面积已占中国石斛种植面积的10.3%,其中,龙陵紫皮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已经占中国紫皮石斛的70%以上、云南省的80%以上、保山市的90%以上。开发石斛枫斗、石斛粉胶囊、石斛酒等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获国家认证专利6项。

龙陵紫皮石斛产品荣誉

2010年,龙陵县石斛种植科技成果获得云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保山市2009至2010年度科学技术一等奖(技术发明奖)。
2011年,龙陵紫皮石斛鲜条和枫斗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参展并被组委会授予金奖。同年,第五届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论坛在龙陵成功举办,被中国中药协会授予“中国紫皮之乡”的称号,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了“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2年,龙陵县被云南省科学技术厅、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认定为“云药之乡”。
2013年,龙陵紫皮石斛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14年,龙陵县被中国药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滋养文化示范基地”。“打虎坡石斛系列产品”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确定为第七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博鳌)年会指定产品。
2015年12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联合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等单位在北京发布201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产品品牌荣登全国工艺品、中药材及其他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榜第二名,品牌强度910.0,品牌价值达44.15亿元。

紫皮石斛羹紫皮石斛羹

龙陵紫皮石斛地理标志

龙陵紫皮石斛地域保护范围

龙陵紫皮石斛产地范围为云南省龙陵县现辖行政区域。

龙陵紫皮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齿瓣石斛。
二、栽培环境
产地范围内海拔1200米至2400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84%,年平均气温15.0℃,无霜期200天至300天,年日照时数≥1800小时。
三、栽培管理
1.基质:成分为树皮、锯木屑等有机材质,pH值6.5至7.0,有机质含量≥10%,含水量30%至40%。
2.育苗:采用扦插、分株、组培及种子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育苗。组培繁殖的原球茎继代在6代至8代,不定芽继代在4代至6代。
3.移栽:3月上旬至5月下旬或8月上旬至9月下旬。移栽密度为50株/平方米至80株/平方米。紫皮石斛
紫皮石斛(7张)

4.田间管理:
(1)遮荫:荫蔽度65%至85%。
(2)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至1500千克。
(3)水分:生长期基质湿度在30%至40%,空气相对湿度在65%至85%。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加工
1.采收:
(1)方法:采收分全草采收或茎条采收。全草采收包括根、茎、叶、花;茎条采收待叶片自然脱落、叶鞘变为银灰色后,采收当年生茎条。
(2)时间:全草采收的,全年均可;茎条采收的,当年11月至12月。
2.加工:
(1)鲜品:采收后及时除去杂物、剔除病株。
(2)干品:将鲜品置于50℃至60℃烘干至含水率≤12.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鲜品:表面黄绿色,带紫斑点或条纹,老熟时叶鞘呈银灰色,间有褐色斑,节间裸露部分呈紫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粘、黏滞感。
(2)干品:未抛光呈银灰色,抛光后呈黄绿色、暗红色或金黄色;略具青草香气,味淡,后微甜,嚼之初有粘滑感,继有浓厚黏滞感;枫斗呈螺旋形卷曲、条长≤10厘米、直径≤1.3厘米,干条为长条形,精粉呈粉末状。
2.理化指标:
(1)鲜品:水分≤85.0%,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30.0%。
(2)干品:水分≤12.0%,总灰分≤6.0%,酸不溶性灰分≤1.0%,水浸出物≥30.0%,粗多糖(以葡萄糖计)≥3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龙陵紫皮石斛专用标志使用

龙陵紫皮石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云南省龙陵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龙陵紫皮石斛的检测机构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龙陵紫皮石斛历史文化

千年以来龙陵县民间一直流传着七仙女与紫皮吊兰的传说:人间四月天,七仙女在天宫深感寂寞,俯瞰凡界时动了凡心,偷偷驾着七彩祥云相约来到凡间,看到青烟升腾的邦腊掌和热气腾腾的温泉便宽衣沐浴。当准备返回天庭时,紫衣仙女无意间抬头看见一串垂吊花朵,花瓣带紫、香气四溢,煞是好看,又因那花茎杆颜色与自己名字相同便带回了瑶池,并将其命名为紫衣吊兰。每当花开时节,瑶池鲜花盛开、美不胜收,王母闻花香后神清气爽,试着食用后更是容光焕发,年轻数岁,下令用该紫衣吊兰以主方用药制成各种神丹,具有清肺明目、调养气血、化瘀排毒、滋阴扶阳、养颜益寿等功效。而后,紫衣仙女眷恋龙陵,将仙方传入此地,祈愿凡间黎民百姓安康,从此龙陵一带就有种植、食用紫皮石斛和用来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