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地区划为八大茶区,信阳固始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1987年,考古学家在固始县白寺地挖掘古墓中发现陪葬品中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固始皇姑山茶多为本山良种(又称本山种、桂化种、信阳种),为小灌木半披张型居多,中型叶,长椭圆形,叶面隆起,深绿有光泽,芽壮多毫,抗逆较强,俗称“柳叶茶”。皇姑山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 群峦叠翠,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得天独厚的无污染天然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皇姑山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玉叶香”,这当然又有一个传奇故事。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乾隆帝微服私访时偶染风寒,头晕脑胀时误走一座不知名的山中,晕倒在一个石屋旁,被山上一家朱姓山民的17岁女儿凤姑所救,养在家中。也有一说凤姑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个茶童,玉帝算到乾隆帝来此地有难,便派茶童化身成凤姑前来搭救。乾隆在朱凤姑家养病期间,正是谷雨季节,凤姑每日上山采茶煮水,喂服乾隆帝,不几天,乾隆帝便容光焕发,自言:“仙山献神茶,山泉天下佳”,随即赐茶名为“玉叶香”。乾隆帝病愈临走之时,收朱凤姑为义女,并把身上的玉带撕成两块,一块赐给凤姑作纪念。回京后不久,乾隆帝便派亲信来接凤姑进京受封,路经信阳驿站时,凤姑暴病身亡,乾隆帝得知悲痛不已,下旨把凤姑送回朱家所在山中安葬,后来此山便称为“皇姑山”。此后,因念及凤姑的救命情义和“玉叶香”茶独特的色、香、味,每到谷雨季节,乾隆帝便派人来此山采摘茶叶,回去和文武大臣分享。于是皇姑山茶叶也便自然而然的成为贡品,每年上贡给宫廷御用。当然乾隆帝在朱凤姑家养病这段故事,我们还可以从朱氏家谱中寻到踪迹。
1. 土壤地貌情况:固始县地势起伏,南高北低,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自然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低山、丘陵、平原及沿河洼地生态类区域。固始皇姑山茶地域保护范围为固始县武庙集乡境内,位于大别山北麓的皇姑
山,茶园土壤以黄棕壤土居多,其次为黄褐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pH值4.0~6.5之间。土壤养分含量充足合理,中性略偏酸。2. 水文情况:固始县属淮河流域,淮河主干道蜿蜒于西北边界。境内有史河、灌河、泉河、白露河等一级支流4条,二级支流12条,其中:史灌河呈“人”字形贯穿县境,在三河尖流入淮河。全县河流呈南北流向,河道坡降大,流程短,河床浅细,集流快。境内梅山、鲶鱼山灌渠星罗棋布,与河流交织成网,众多的三级支流与沟塘湖堰相连,天然河流与人工渠道、水塘构成了排灌两用水系。总蓄水量达到1.9亿立方米。固始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数1.11×1010立方米。其中:地表天然经流31.3亿立方米,境外梅山、鲶鱼山两座水库年均供水6.65亿立方米,河流过境水总量98.29亿立方米,使固始可利用水总量达到26亿立方米。固始水质均为低矿淡水,平均值为0.002788N,PH值在6.7-8.0之间,属中性水,总硬度0.24-4.46德国度,属软水或极软水,水质清洁,适宜于固始皇姑山茶生产用水。3. 气候情况:固始县地处亚热带向暖湿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受南北冷暖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兼具南北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冷暖适中,光、热、水资源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15.3℃,无霜期平均为228天,全年平均日照为2150.6小时,年日照率48﹪,全年太阳弱射量121.6K.cal/㎝2,有效射量62.92K.cal/㎝2,年平均降雨量1073.5毫米,全年湿润指数为0.92,无明显干湿季节,空气质量清新,常年保持在一级标准。4. 人文历史情况:固始皇姑山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夏、商、西周时属蓼国地,战国时灭于楚,东汉时光武帝封“大司农”李通为“固始候”于此。固始县因此得名至今。固始县还有辉煌的农业文明史。“平寨遗址”发现的茶叶化石,1987年,考古学家在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现有茶叶,经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证明了固始茶叶在古代已具有相当水平。楚相孙叔敖修水利、兴农耕,所修建的清河—湛河灌区,是我国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被誉为“百里不求天”至今仍在固始县发挥作用。我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植物学家、清代河南唯一的状元吴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实图考》等植物学专著对茶叶种植有描述,《本草纲目》等医药专著也有描述,《固始县志》对固始皇姑山茶也有记载。
固始皇姑山茶地域保护范围为固始县武庙集乡境内,位于大别山北麓的皇姑山,主要涉及武庙集乡长江河村、锁口村、黄土岭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位为东经115°′20′35″-115°′56′17″,北纬31°45′19″-32°34′50″,适宜种植茶叶面积400公顷,年产量240吨。
1. 外在独特感官。标准的固始皇姑山茶干茶条索紧秀圆直,外形芽头肥壮,色泽嫩绿;开水冲泡后,汤色呈柳芽黄、清澈明亮,叶底嫰匀无破损,无杂质;闻之具兰花香气;品啜则鲜爽回甘。
2.内在品质指标。固始皇姑山茶应符合以下内在品质指标,其中:游离氨基酸≥2%,茶多酚≥18%,维生素c≥130mg/100g, 硒≥0.1mg/kg。
3. 质量安全要求。固始皇姑山茶产地环境条件必须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标准。产品质量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茶叶》(NY5244-2004)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合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固始皇姑山茶质量安全。
1. 品种选择。
主要选择本山良种(包括本山种、桂花种、信阳种),该品种抗病虫、抗寒、抗旱等性能好,生长势强,种性纯,产量高、品质好,
适合制作固始皇姑山茶叶的优良品种,种苗质量应符合GB11767中的规定。
2. 产地要求。选择远离污染源并且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区域,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5020—2001﹚标准。固始皇姑山茶生产地域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山区,产地远离城区,空气清新,土质偏酸。
3. 茶树种植、管理和加工。
在茶园四周或茶园内宜植树造林,推荐种植蜜源性植物。对茶园覆盖度没有超过60%的茶园,可间作套种绿肥和植株低矮的经济作物。在茶园四周或茶园的上风口,也可栽植有利于茶树生长的杉木、马尾松、泡桐等树种。林带与茶行宜隔2m以上,中间开隔离沟。
3.1茶园开垦:茶园开垦要注意保持水土,在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至25°以下的,筑等高梯级园地。开垦深度50cm以上。
3.2种植规格和施底肥: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平地及15°以下的坡地茶园大行距为1.5m,小行距及丛距0.33m,双行双株。15°~25°的坡地茶园,修筑梯带后宜单行3株。种植前施中基肥,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
3.3土壤管理:一年要进行春耕、夏锄、秋挖三次耕作。耕作分浅耕(深度不到15cm)和深耕(深度超过15cm)。幼龄茶园和改造茶园的茶行间,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进行茶树行间铺草覆盖:用山草、作物秸秆、修剪枝叶等进行覆盖。在茶树幼年和青年阶段,浅耕宜在每次追肥之前进行;壮年茶园浅耕以疏松土壤为主,每年进行2次浅耕为宜。?幼龄茶园深耕宜在9月结合施基肥进行;成年茶园宜在10月结合施基肥进行;衰老茶园一般结合低产茶园改造,在秋末冬初结合施用有机肥料深耕。
3.4施肥:以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生物肥和无机肥料。农家肥以堆肥、沤肥、家畜烘尿、厩肥、绿肥、沼气肥、秸秆、饼肥为主;生物肥以生物活性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以氮、磷、钾肥按3:1:1比例的茶树专用肥为主。
3.5茶树修剪:幼龄茶树应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生产茶园应根据茶树的树龄、生长势等适时进行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或台刈等,修剪后应加强肥培管理。不断复壮树势,塑造高产优质树冠。
3.6病虫害防治。防治原则:遵循防重于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大力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掌握防治适期。保持茶园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
以下。
农药的使用:?使用农药应严格遵守GB4285. GB/T8231(所有部分)的规定,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树上使用的农药,应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3.7加工工艺技术
3.7.1摊晾。将采摘的鲜叶(晴天叶与雨水叶、上午采和下午采)分别用网眼竹筛进行分级,剔出碎叶及异物后,依次摊在室内通风、洁净的竹簸箕上,厚度宜(5~10)cm , 雨水叶或含水量高的鲜叶宜薄摊,晴天叶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鲜叶宜厚摊,每隔1 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控制在(2~6)h为宜,待青气散尽、叶质变软、鲜叶失水量10% 左右时炒制,当天制完。
3.7.2生锅。采用炒茶专用铁锅,用干木柴作燃料,锅温宜(140~160)℃,以手掌心距锅心(3~5)cm有烫手感即投鲜叶,每锅投鲜叶500g左右,用茶把稍快反复挑翻青叶,经(3~4)min,待青叶软绵后,用茶把尖收拢青叶,在锅中转圈轻揉裹条,动作由轻、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时抖动挑散,反复进行。历时(7~10)min,茶叶含水率约55% 左右,青叶进一步软绵卷缩,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然后尽快将茶叶全部扫入熟锅。
3.7.3熟锅。在接纳生锅转来的茶叶后紧接操作。锅温(80~100)℃,开始仍用茶把操作,并以把尖先把茶团打散,然后以把尖团揉茶叶,
继续“裹揉”,不时挑散,反复进行,约(3~4)min后,茶条进一步紧缩,茶把稍放平,进行“赶条”。待茶条稍紧直,互不相粘时,即用手 “理条”(掌心向下,拇指与食指稍张开成“八”字形,余三指与食指并拢,稍向内弯曲成虎口状。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
满手心为宜。然后于锅心10 cm高左右,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甩出,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则顺斜锅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历时约(7~10)min,含水量30% 左右时,立即出锅,摊在簸箕上。
3.7.4初烘。将熟锅陆续出来的4~5锅茶作为一烘,均匀摊于茶烘上,厚度以2cm为宜,燃优质无烟木炭用薄灰铺盖烘烤,火温宜(90~100)℃,每(5~8)min 轻轻翻动一次,经(20~25)min,待茶条定型,手抓茶条,稍感戳手,含水量为15% 左右,即可下炕。初烘后的茶叶及时摊晾(厚度宜30cm 左右)于室内大簸箕内4h 以上,待复烘。
3.7.5复烘。将摊晾后的茶叶再均匀摊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为宜,火温以(60~65)℃为宜,每烘摊叶量2.5kg 左右,每隔10min 左右轻翻拌一次。待茶条固定,用手揉茶叶即成粉末样,方可下炕,复烘30min 左右,含水量控制在7% 。
3.7.6三烘。进一步干燥茶叶,达到含水量6% 以下。厚度宜(5~6)cm,温度60℃ 左右,每烘摊茶2.5kg 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叶有热感即翻烘一次。经30min左右,待茶香显露,手捏成碎末即
下烘。分级、分批摊放于大簸箕,摊晾后及时装进洁净专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于干燥、低温、卫生的室内。
1. 分级。
固始皇姑山茶一般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三个等级, 特级芽头肥壮,色泽嫩绿,汤色柳芽黄,清澈明亮,兰花香型,滋味鲜爽回甘。一级外形芽头肥壮,色泽嫩绿,香气嫩香,滋味鲜爽。二级芽头肥壮微卷,色泽嫩绿,汤色明亮,香气嫩香,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多芽。
2. 包装。
包装应符合SB/T10035的规定。包装应牢固、洁净、防潮,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长途运输。接触茶叶的内包装纸应符合GB11680的规定,包装容器应干燥,密封,清洁,卫生安全,无异味。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标,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及销售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净含量及生产日期。
3. 标签使用人应在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固始皇姑山茶”名称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4. 贮藏。
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产品应贮存在清洁、避光、干
燥、阴凉、无异味的4℃的保鲜,仓库周围无异味气体污染。禁止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混放。
5.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 中文名
- 固始皇姑山茶
- 产地名称
-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
- 品质特点
- 外形紧结、条直圆润、白毫显露、甘爽馥郁
- 地理标志
-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批准文号
- 国家农业部第2105号公告
- 批准时间
- 2014年5月22日
固始皇姑山茶产品特点
-
感官特征
-
品质指标
固始皇姑山茶产地环境
固始皇姑山茶土壤地貌
固始皇姑山茶水文情况
固始皇姑山茶气候情况
固始皇姑山茶历史渊源
固始皇姑山茶生产情况
固始皇姑山茶产品荣誉
固始皇姑山茶地理标志
固始皇姑山茶地域保护范围
固始皇姑山茶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
质量安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