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高原梨

原产地云南
泸西县果树站

- 产地市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433
- 地标认证时间:2014
- 品质特点:皮薄、肉质脆、细嫩、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05号
- 地标批准时间:
产品介绍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国土面积1674平方公里。泸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据《广西府志》记载,明洪武15年(公元1382年)至清乾隆35年(公元1370年)设广西府期间,是泸西的兴盛时期,“商旅络绎,车马辐辏”就是当时的写照。
泸西县境内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雨适中,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的高原季风气候,自然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境内果木繁多,资源丰富。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 物产果之属记载:“桃李梅杏榴梨柿栗榛松核桃羊枣花红木瓜杨梅橙山楂橘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 1977年引进碭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的发展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八五”、 “九五”、 “十五”、 “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一直为泸西梨种植的主栽品种。具有成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1990年参加云南省首次组织优质水果鉴品会,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获得云南省优质水果产品证书;1997年,泸西县果树站《万亩优质梨综合技术开发》获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三等奖,泸西高原梨早酥品种1997年参加在江西举办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南方优质早熟梨评比获全国第一名; 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1999年在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室内蔬菜、水果评比获金奖;泸西高原梨早白蜜品种2004年在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获优质早熟梨奖;泸西高原梨雪花品种2005年获首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2008年泸西云露牌高原梨被评为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在长期生产中,当地群众把以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为主的泸西梨统称为泸西高原梨。

生态环境

(一)地质地貌
种植区属于山地高原地形,地势起伏较大,由东北向西南部倾斜,东部为丘陵地貌,西部为坝子。区域最高海拔2459.3米,最低海拔821米,平均海拔1700米,适宜种植海拔1650—215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种植主要以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PH值6-8;主要集中在坝区平地、丘陵缓坡地带、半山区及山区。
(二)水文情况
种植区境内有一江六河,即南盘江、白马河、金马河、小江河、雨洒河、勺布白河、阿峨河,均属珠江水系,水资源丰富。
(三)气候情况
种植区属低纬度高原—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7℃,有效积温4638.9℃;年无霜期平均为267.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100毫米之间;全年日照总时数2112.1小时,日照百分率48%,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5%。

地域范围

泸西高原梨生产区域位于云南省泸西县境内,包括中枢镇、舞街镇、白水镇、金马镇、旧城镇、永宁乡、向阳乡、三塘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0′~104°03′,北纬24°15′~24°46′,南北长54.75 ㎞,东西宽 54㎞,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观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虽然大小、果形、颜色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出果形端正、果面光滑等共同特性。红色梨系列两个品种早白蜜、美人酥颜色独特,果皮均覆红色彩晕,外观艳丽。而每个品种又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具体为:雪花品种果形椭圆端正,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蜡质薄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早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绿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或不明显;早白蜜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白色,阳面间具红色晕,蜡质薄有光泽;美人酥品种果实近倒卵园形,果肉淡白色,果皮黄绿色,果面覆。
2. 内在品质: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
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的共同特性。其中,硬度≥2.50kgf/平方厘米,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总糖≥7.00%,维生素C≥2.5mg/100g,水分≥80%。
3. 安全要求: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 梨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
执行。

生产方式

(一)产地选择
选择海拔在1650—215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PH值6-8;年平均降雨量800-11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主要集中在坝区平地、丘陵缓坡地带、半山区及山区。生产区域周围无工业或矿山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
(二)品种选择
泸西高原梨选择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为主栽品种。1977年开始先后从外地引入多个梨品种试种。经过正规引种试验、示范观察,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在海拔1650—2150米范围,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的区域内,具有成熟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
(三)种植规程
1. 育苗
于9—10月采集充分成熟棠梨果堆沤后收集种子备用。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深厚、排灌方便的园地理墒,做好播种准备。播种可分秋播和春播。秋播时间为11月上中旬,春播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下旬,出苗后于白露节令进行小苗移栽,株行距15×30厘米。
待小苗直径长至0.8—1厘米时即可嫁接。采集优良健壮母株接穗,采用切接、劈接、腹接等方法嫁接,苗长至100厘米以上,中部直径达0.8厘米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2. 规划测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土壤,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确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按株行距平地4×4.5米、4×5米进行规划测塘,行向与主风向一致。定植穴的规格按照长、宽、深1×1×1米挖,每穴施50~100㎏腐熟农家肥、2千克硫酸钾、3—5千克普通过磷酸钙作基肥。
3. 定植
选择一级以上嫁接苗边起苗边栽植。栽植时应舒展根系,覆足
土踩实,及时灌水覆膜。主栽品种雪花、早白蜜分别按4:1的比例配植早酥、美人酥作为授粉树。
4. 树形培养
树形采用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树形。幼树期(定植1—6年)主要采取多种措施(如撑、拉、垂、吊、拿、反弓背等措施)培养树形;初结果期(7—11年)均衡树势,主从分明,骨干枝长树,辅养枝挂果,疏除过密枝和重叠枝,强旺枝少截多剥促花果,弱枝多截少留果;盛果期(12年以后):保持中等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掌握适当轻剪,轻重结合的原则,中庸枝多放少截,弱枝多截少放;衰老期:及时回缩,更新复壮。
5. 土肥水管理
间作豆类、薯类和绿肥(如苕子、三叶草等),忌种高杆作物(如玉米)和吸肥力强的作物(如麦子、荞),全年中耕除草或结合秋施基肥全园翻犁1—2次;适时灌水,每年灌水2-3次;全年施肥3-4次:基肥(9-11月)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追肥2-3次:即萌芽肥(3月上旬前),以氮肥为主;花后肥(4月中旬下旬),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果实膨大肥(6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钾肥为主。根外追肥:自萌芽展叶后至落叶前,用0.3-0.5%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选择无风天气上午十时前或下午四时后,进行叶面喷施。
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 农业防治:清洁果园,清除树下杂草和残枝落叶、落果,刮
主干粗皮及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减少病残体上的越冬病原物,增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适时浇水,培壮树势,增强树体抗性。
( 2)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树干缠草绳或绑草杷,诱集果园越冬害虫;用粘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人工捕杀各种半翅目、鞘翅目害虫;人工刮除梨小吉丁虫危害虫疤及各种病疤,并及时涂保护剂。
3. 生物防治
A、保护害虫天敌,如捕食性益虫(如食蚜蝇、步形虫、瓢虫等)
及寄生性昆虫(如膜翅目的姬蜂、小茧蜂、卵蜂和土蜂),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机合成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
B、在梨园放养鸡、鸭、鹅,使其捕食害虫。
C、推广运用生物农药,以虫治虫,以菌治菌。
4. 化学防治
冬季修剪后,全园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主干和主枝涂白,杀灭越冬病虫及虫卵。在谢花后即喷药防治,杀菌剂一般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6000倍液、70%代森锰锌900—1300倍液等交替使用;杀虫剂一般用20%啶虫脒4000倍液、10%噻虫嗪10000倍液、2%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药剂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四)采收
每年6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一般于晴天进行人工采摘,采后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2—3天待分级包装。
(五)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过程做好全程记录,建立生产档案,对投入品、使用时间、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记录收集归档,并妥善保存。

包装规范

(一)分级:严格按照NY/T440-2001《梨外观等级标准》分级,根据不同品种的质量要求分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二)贮存:一种方式:鲜梨直接销售,不需贮藏。另外一种方式:入库进行冷藏,一般冷藏温度在2—5℃,相对湿度在70%—80%。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三)包装: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包装规格为5.0㎏/盒及10.0㎏/箱两种。
(四)标识:严格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
(五)运输:运输车辆要专车专用,不得与任何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接触或混运,运输工具须保持清洁,卫生、安全;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运。

产品百科
泸西高原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清乾隆《广西府志》物产果之属记载:“桃、李、梅、杏、榴、梨、柿、栗、榛、松、核桃、羊枣、花红、木瓜、杨梅、橙、山楂、橘、橄榄 ”。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泸西高原梨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等特点。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泸西高原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泸西高原梨
产地名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
品质特点
皮薄、肉质脆、细嫩、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105号
批准日期
2014年5月22日

泸西高原梨产品特点

泸西高原梨外在感官特征

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虽然大小、果形、颜色有一定差异,但均表现出
果形端正、果面光滑等特点。红色梨系列两个品种早白蜜、美人酥颜色独特,果皮均覆红色彩晕,外观艳丽。而每个品种又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具体为:雪花品种果形椭圆端正,果皮绿黄色,贮后变黄色,蜡质薄有光泽,果点大而明显;早酥品种果实椭圆形,果皮绿黄色,果面平滑,有光泽,果点小或不明显;早白蜜品种果实倒卵形,果皮黄白色,阳面间具红色晕,蜡质薄有光泽;美人酥品种果实近倒卵园形,果肉淡白色,果皮黄绿色,果面覆。

泸西高原梨内在品质特性

泸西高原梨四个品种果肉均为白色,雪花、早白蜜味道蜜甜,早酥
、美人酥味甜微酸。都具有皮薄,肉质脆、细嫩、 多汁无渣,果心小,营养丰富的共同特性。其中,硬度≥2.50千克力/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0%,总糖≥7.00%,维生素C≥2.5毫克/100克,水分≥80%。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

泸西高原梨土壤地貌

泸西高原梨种植区属于山地高原地形,地势起伏较大,由东北向西南
部倾斜,东部为丘陵地貌,西部为坝子。区域最高海拔2459.3米,最低海拔821米,平均海拔1700米,适宜种植海拔1650~215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种植主要以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pH值6~8;主要集中在坝区平地、丘陵缓坡地带、半山区及山区。

泸西高原梨水文情况

泸西高原梨种植区境内有一江六河,即南盘江、白马河、金马河、小江河、雨洒河、勺布白河、阿峨河,均属珠江水系,水资源丰富。

泸西高原梨气候情况

泸西高原梨种植区属低纬度高原—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
是:冬无严寒,夏无酷署,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最高气温34.1℃,最低气温-7℃,有效积温4638.9℃;年无霜期平均为267.7天;年平均降雨量在800~1100毫米之间;全年日照总时数2112.1小时,日照百分率48%,全年平均相对湿度75%,适合种植泸西高原梨。

泸西高原梨历史渊源

泸西梨种植历史悠久,据清乾隆《广西府志》物产果之属记载:“桃、李、
梅、杏、榴、梨、柿、栗、榛、松、核桃、羊枣、花红、木瓜、杨梅、橙、山楂、橘、橄榄”。按此推算,泸西县种植梨的历史有250年以上。
据《泸西县志》记载:1978年,全县已种植面积5000余亩,约20万株,产量约200吨。1977年引进砀山酥、雪花、金花、早酥等品种试种成功,至1989年发展新品种2000余亩。1991年泸西县被列为云南省优质梨生产基地县,泸西高原梨步入发展时期。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优质梨基地的建设,到2013年,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5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

泸西高原梨生产情况

2013年,泸西高原梨种植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12万吨。

泸西高原梨产品荣誉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泸西高原梨”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泸西高原梨地理标志

泸西高原梨地域保护范围

泸西县中枢镇、舞街镇、白水镇、金马镇、旧城镇、永宁乡、向阳乡、三塘乡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30′00″~104°03′00″,北纬24°15′00″~24°46′00″。

泸西高原梨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4-01-1433。
安全要求
泸西高原梨产地环境按照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 梨产地环境条件》执行;生产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执行。
特定生产方式
一、产地选择;选择海拔在1650~2150米,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pH值6~8;年平均降雨量800~1100毫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主要集中在坝区平地、丘陵缓坡地带、半山区及山区。生产区域周围无工业或矿山的直接污染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和上游水域的污染),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透气、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高。
二、品种选择;泸西高原梨选择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为主栽品种。1977年开始先后从外地引入多个梨品种试种。经过正规引种试验、示范观察,雪花、早酥、早白蜜、美人酥四个品种较适宜当地独特气候和环境条件,表现优良。在海拔1650~2150米范围,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黄棕壤的区域内,具有成熟期早(同一品种成熟期比云南省梨产区早5-8天,比北方早25-30天),高产、稳产,果形端正,果面平滑,皮薄,果心小,肉质细嫩,石细胞少,多汁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11.00%)的共同特性。
三、种植规程
1、育苗;于9~10月采集充分成熟棠梨果堆沤后收集种子备用。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深厚、排灌方便的园地理墒,做好播种准备。播种可分秋播和春播。秋播时间为11月上中旬,春播时间为2月上旬至3月下旬,出苗后于白露节令进行小苗移栽,株行距15×30厘米。 待小苗直径长至0.8~1厘米时即可嫁接。采集优良健壮母株接穗,采用切接、劈接、腹接等方法嫁接,苗长至100厘米以上,中部直径达0.8厘米以上即可出圃定植。
2、规划测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势,土壤,管理水平等综合考虑,确定定植的密度。一般按株行距平地4×4.5米、4×5米进行规划测塘,行向与主风向一致。定植穴的规格按照长、宽、深1×1×1米挖,每穴施50~100千克腐熟农家肥、2千克硫酸钾、3~5千克普通过磷酸钙作基肥。
3、定植;选择一级以上嫁接苗边起苗边栽植。栽植时应舒展根系,覆足 土踩实,及时灌水覆膜。主栽品种雪花、早白蜜分别按4:1的比例配植早酥、美人酥作为授粉树。
4、树形培养;树形采用疏散分层形和自然开心形两种树形。幼树期(定植1~6年)主要采取多种措施(如撑、拉、垂、吊、拿、反弓背等措施)培养树形;初结果期(7~11年)均衡树势,主从分明,骨干枝长树,辅养枝挂果,疏除过密枝和重叠枝,强旺枝少截多剥促花果,弱枝多截少留果;盛果期(12年以后):保持中等树势,调节生长与结果的关系,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掌握适当轻剪,轻重结合的原则,中庸枝多放少截,弱枝多截少放;衰老期:及时回缩,更新复壮。
5、土肥水管理;间作豆类、薯类和绿肥(如苕子、三叶草等),忌种高杆作物(如玉米)和吸肥力强的作物(如麦子、荞),全年中耕除草或结合秋施基肥全园翻犁1~2次;适时灌水,每年灌水2-3次;全年施肥3-4次:基肥(9~11月)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追肥2~3次:即萌芽肥(3月上旬前),以氮肥为主;花后肥(4月中旬下旬),以三元复合肥为主;果实膨大肥(6月中旬至6月下旬),以钾肥为主。根外追肥:自萌芽展叶后至落叶前,用0.3~0.5%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选择无风天气上午十时前或下午四时后,进行叶面喷施。
6、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1)农业防治:清洁果园,清除树下杂草和残枝落叶、落果,刮主干粗皮及剪除病虫枝、干枯枝,减少病残体上的越冬病原物,增施有机肥,少施化肥,适时浇水,培壮树势,增强树体抗性。
(2)物理防治: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树干缠草绳或绑草杷,诱集果园越冬害虫;用粘虫板、杀虫灯诱杀害虫;人工捕杀各种半翅目、鞘翅目害虫;人工刮除梨小吉丁虫危害虫疤及各种病疤,并及时涂保护剂。
(3)生物防治;A、保护害虫天敌,如捕食性益虫(如食蚜蝇、步形虫、瓢虫等)及寄生性昆虫(如膜翅目的姬蜂、小茧蜂、卵蜂和土蜂),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机合成农药,减少对天敌的伤害。B、在梨园放养鸡、鸭、鹅,使其捕食害虫。C、推广运用生物农药,以虫治虫,以菌治菌。
(4)化学防治;冬季修剪后,全园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主干和主枝涂白,杀灭越冬病虫及虫卵。在谢花后即喷药防治,杀菌剂一般用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6000倍液、70%代森锰锌900~1300倍液等交替使用;杀虫剂一般用20%啶虫脒4000倍液、10%噻虫嗪10000倍液、2%阿维菌素2000倍液等药剂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防治。
四、采收;每年6月下旬至10月中旬采收,一般于晴天进行人工采摘,采后置于通风、阴凉、干燥处2~3天待分级包装。
五、生产记录要求;生产过程做好全程记录,建立生产档案,对投入品、使用时间、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记录收集归档,并妥善保存。
分级、包装贮存与运输
一、分级:严格按照NY/T440-2001《梨外观等级标准》分级,根据不同品种的质量要求分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二、包装:严格按照GB/T10650-2008《鲜梨》的有关规定,所有包装材料均应清洁、卫生、无毒、无异味,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包装规格为5.0千克/盒及10.0千克/箱两种。
三、贮存:一种方式:鲜梨直接销售,不需贮藏。另外一种方式:入库进行冷藏,一般冷藏温度在2~5℃,相对湿度在70%~80%。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
四、运输:运输车辆要专车专用,不得与任何有毒、有害、有异味物质接触或混运,运输工具须保持清洁,卫生、安全;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运。

泸西高原梨专用标志使用

严格遵守《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